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生产加工管理制度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

时间:2023-06-20 15:24:03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产加工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1

  一、工作前必须遵守:

  1、认真阅读交接班记录,解决上一班的遗留问题。

  2、清除妨碍设备正常运转的障碍物。

  3、按润滑卡规定,对设备进行润滑。

  4、检查设备关键部位的紧固件是否紧固,如有松动,必须紧固好。

  5、检查全部伐门手柄是否都在静止位置上。

  6、拧开压缩空气总伐,对设备进行空载试车;

  a、检查各机构的动作是否正常。

  b、检查各个伐门的管路是否漏气;

  c、用硬币或垫圈放在工作台上,工作台震击时,硬币或垫圈不得有跳动或移动的现象。通过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生产。

  7、无本操作证者,不得进行操作。

  二、工作中必须遵守:

  1、设备开动以后,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应集中思想,按工艺程序,认真进行操作,但不许同时操作两个伐门。

  2、经常注意设备的运转情况,发有润滑不良、或紧固件松动、或零件损坏、或管路漏流、以及其它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处理,必要时通知维修人员修理。

  3、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现设备震击无力、或压实无力、或翻传无力、或夹紧无力、应通知维修人员检查修理。

  4、经常保持震击活塞在润滑状态下工作,定期吹去活塞上的`砂子,然后喷上润滑油。

  5、吊砂箱时,不许砂箱碰撞模型或伐门手柄,以免损坏模型,或产生误动作。

  6、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清除设备上及其周围的积砂,做到文明生产。防止砂子进入气缸。

  7、如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转,保持现场,报告有关部门检查、分析、处理。

  三、工作后必须遵守:

  1、打扫现场,清理设备上及其周围的积砂,并擦净设备。

  2、将全部伐门手柄放到静止位置上,并关闭压缩空气总伐。

  3、设备上和其周围不得停放砂箱或其它物件。

  4、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2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影响生产提供过程工序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提供过程按规定在受控制状态下进行,使工序产品和最终成品的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提供全过程中所有工序的质量控制。

  3、工作职责

  3.1生产部是执行本程序的职能部门,负责掌握对影响工序质量的各个因素的控制情况,并收集有关信息。

  3.2业务部依据客户订单信息,下达生产通知命令,并掌握生产进度,定时向总经理报告。

  3.3研发部负责编制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确保文件的正确、有效,能正确指导生产。

  3.4生产部负责在关键/特殊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负责对质控点的过程实现能力进行系统控制和确认。

  3.5物控部负责物资采购,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到货,满足生产需用。

  3.6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所有在用生产设备始终完好,并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3.7质检员、计量员分别负责工序产品和最终成品的检验和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控制。

  3.8人事行政部(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生产工人进行技能培训、确保考试考核合格。

  3.9车间主管(组长、课长、经理)是生产现场管理的直接责任者,负责做好生产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并对管理不善而造成产品质量事故负责。

  3.10操作工人应严格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把好工序质量关,一旦发现有质量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

  3.11厂检员负责全方面的涉及产品质量、安全、卫生防疫的监督检查,一量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提出并要求更正,追溯。

  4、工作程序

  4.1生产任务的安排

  4.1。1依据与客户共同确认的合同要求,作为下达生产任务的指令信息。《生产通知单》应经总经理审批后方执行。

  4.1。2生产部根据生产通知单上的`完成时间,编制生产计划(各车间生产看板应每日注明);生产车间应按生产计划的要求,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4.2技术、工艺准备

  研发部负责编制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提供给生产使用。

  4.3生产准备:

  4.3.1采购员依合同要求申请采购订单,总经理审批后组织安排原材料和外购、外协件的采购供应,确保按质、按量、按时组织到货,保证生产流程正常进行。

  4.3.2生产车间应根据生产通知单的要求,合理组织安排生产,并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4.3.3研发部应根据生产任务,审查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是否完整、正确、有效,是否能正确指导生产。

  4.3.4工务课设备员负责按《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所有在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4.3.5计量员负责按《计量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加强对计量器具和的管理和控制,确保计量设备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保证生产需要。

  4.4产品生产

  4.4.1采购原辅材料入厂后,经品管部QC人员与仓库人员验收合格后,正常入库。

  A.对木材坯料的验收依据《来料检验规范》的要求对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所用原料经过规定的防疫处理(如热处理、熏蒸处理、脱脂处理等),并做好原料验收记录。

  B.对进厂的胶合板、中纤板,供应商应提供产品的检测报告,确保进厂的胶合板和中纤板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的要求,并将检测报告号记录于原料验收记录上。

  C.对进厂的油漆,供应商应提供产品的检测报告,确保使用的油漆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1—2001)的要求,对检测的报告号码与原厂商生产批号注明于原料验收记录上。

  4.4.2原辅材料入库,依送货单数量做好入库台帐,并在台帐上记录相应的批次号。同样依据生产指令单开原材料出库单给生产线,以备生产使用。

  4.4.3生产单位班组长应做好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认真填写《设备日常保养记录》,设备有故障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给工务课,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4.4.4生产单位班组长在产品投产前应与质检员、技术员共同做好首件确认,方能批量投产。

  4.4.5生产工人应按图纸、工艺要求进行生产。严格遵守工艺纪律、质量检验制度及有关程序规定,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生产操作工人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4.4.6车间组长、主管(经理)负责生产现场管理,经常检查生产情况和完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置并采用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

  4.4.7制程巡检员按《制程检验规范》的规定对生产加工的各环节进行产品质量的巡检抽检工作,并如实做好生产过程流转卡,强调在流转卡上必须注明投产使用原材料的批号与成品批号。对做好的成品依《最终检验规范》的规定对产品进行入库检验,对巡检或抽检工作中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开出《不合格品审理单》,情节严重的开出《品质变异纠正及处理单》,确保不合格品不投产、不转序、不入库。

  4.4.8统计人员依生产出的成品开具《成品入库单》,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转移成品仓库入库,并做好入库台帐,且必须在台帐与出入库单中记录好生产批次号。

  4.5生产现场管理

  4.5.1生产现场管理总体要求:安全第一、纪律严明、环境整洁、物流有序、设备良好、文明安全、记录信息准确。实现“人、机、料、法、环、测”的最佳组合。

  4.5.2车间环境:积极推行5S管理,做到门窗及玻璃完整、清洁、地面及机台周围整洁、安全、卫生,各类物品堆放整齐,走道通畅,通风良好。

  4.5.3车间生产的各类产品,做到分类堆放并有明确的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防止其被破坏和丢失,并对各种产品进行有效的防护。

  4.5.4车间生产的有关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应齐全、完整、有效与清洁,保证能正确指导生产。

  4.5.5车间计量器具应有合格标志,使用人员应正确使用和维护并应按规定送检,确保所有在用计量器具保持完好和在有效期内使用。

  4.5.6每台在用设备都应有“完好”标识。待修、检修、封存、报废的设备也都应有相应标志。应坚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时修理发生故障的设备,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所有设备操作人员都经考试考核合格。

  4.5.7安全文明生产:应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操作,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

  4.6关键/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本公司规定,手动喷漆和自动淋漆工序定为特殊工序。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设立质量控制点,生技部负责按过程确认准确(见《手册》第7。

  5.2条表4)的规定,对此过程进行能力确认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4.7工序操作工必须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过程参数进行严格监控,应作好相应的数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以便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8生产过程中要对产品实施严格的防护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在搬运、贮存过程不受损坏。

  4.9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处置,并应分析产生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4.10生产车间应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大力推广应用统计技术,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工序质量。

  5、附记录

  5.1生产通知单;

  5.2各工序首件记录表单;

  5.3现场环境行为与质量考核记录;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04-04

食品生产加工管理制度02-24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5篇04-20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6篇04-04

生产加工制度05-19

生产加工合同03-06

生产加工合同03-02

粗加工管理制度(经典)07-21

粗加工管理制度03-25

钢筋加工管理制度03-26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产加工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1

  一、工作前必须遵守:

  1、认真阅读交接班记录,解决上一班的遗留问题。

  2、清除妨碍设备正常运转的障碍物。

  3、按润滑卡规定,对设备进行润滑。

  4、检查设备关键部位的紧固件是否紧固,如有松动,必须紧固好。

  5、检查全部伐门手柄是否都在静止位置上。

  6、拧开压缩空气总伐,对设备进行空载试车;

  a、检查各机构的动作是否正常。

  b、检查各个伐门的管路是否漏气;

  c、用硬币或垫圈放在工作台上,工作台震击时,硬币或垫圈不得有跳动或移动的现象。通过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生产。

  7、无本操作证者,不得进行操作。

  二、工作中必须遵守:

  1、设备开动以后,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应集中思想,按工艺程序,认真进行操作,但不许同时操作两个伐门。

  2、经常注意设备的运转情况,发有润滑不良、或紧固件松动、或零件损坏、或管路漏流、以及其它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处理,必要时通知维修人员修理。

  3、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现设备震击无力、或压实无力、或翻传无力、或夹紧无力、应通知维修人员检查修理。

  4、经常保持震击活塞在润滑状态下工作,定期吹去活塞上的`砂子,然后喷上润滑油。

  5、吊砂箱时,不许砂箱碰撞模型或伐门手柄,以免损坏模型,或产生误动作。

  6、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清除设备上及其周围的积砂,做到文明生产。防止砂子进入气缸。

  7、如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转,保持现场,报告有关部门检查、分析、处理。

  三、工作后必须遵守:

  1、打扫现场,清理设备上及其周围的积砂,并擦净设备。

  2、将全部伐门手柄放到静止位置上,并关闭压缩空气总伐。

  3、设备上和其周围不得停放砂箱或其它物件。

  4、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2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影响生产提供过程工序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控制,确保生产提供过程按规定在受控制状态下进行,使工序产品和最终成品的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提供全过程中所有工序的质量控制。

  3、工作职责

  3.1生产部是执行本程序的职能部门,负责掌握对影响工序质量的各个因素的控制情况,并收集有关信息。

  3.2业务部依据客户订单信息,下达生产通知命令,并掌握生产进度,定时向总经理报告。

  3.3研发部负责编制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确保文件的正确、有效,能正确指导生产。

  3.4生产部负责在关键/特殊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负责对质控点的过程实现能力进行系统控制和确认。

  3.5物控部负责物资采购,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到货,满足生产需用。

  3.6生产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所有在用生产设备始终完好,并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3.7质检员、计量员分别负责工序产品和最终成品的检验和对计量器具的管理控制。

  3.8人事行政部(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生产工人进行技能培训、确保考试考核合格。

  3.9车间主管(组长、课长、经理)是生产现场管理的直接责任者,负责做好生产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并对管理不善而造成产品质量事故负责。

  3.10操作工人应严格遵守工艺纪律,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生产,把好工序质量关,一旦发现有质量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

  3.11厂检员负责全方面的涉及产品质量、安全、卫生防疫的监督检查,一量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提出并要求更正,追溯。

  4、工作程序

  4.1生产任务的安排

  4.1。1依据与客户共同确认的合同要求,作为下达生产任务的指令信息。《生产通知单》应经总经理审批后方执行。

  4.1。2生产部根据生产通知单上的`完成时间,编制生产计划(各车间生产看板应每日注明);生产车间应按生产计划的要求,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4.2技术、工艺准备

  研发部负责编制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提供给生产使用。

  4.3生产准备:

  4.3.1采购员依合同要求申请采购订单,总经理审批后组织安排原材料和外购、外协件的采购供应,确保按质、按量、按时组织到货,保证生产流程正常进行。

  4.3.2生产车间应根据生产通知单的要求,合理组织安排生产,并保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4.3.3研发部应根据生产任务,审查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是否完整、正确、有效,是否能正确指导生产。

  4.3.4工务课设备员负责按《生产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所有在用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4.3.5计量员负责按《计量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加强对计量器具和的管理和控制,确保计量设备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保证生产需要。

  4.4产品生产

  4.4.1采购原辅材料入厂后,经品管部QC人员与仓库人员验收合格后,正常入库。

  A.对木材坯料的验收依据《来料检验规范》的要求对材料进行验收,确保所用原料经过规定的防疫处理(如热处理、熏蒸处理、脱脂处理等),并做好原料验收记录。

  B.对进厂的胶合板、中纤板,供应商应提供产品的检测报告,确保进厂的胶合板和中纤板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2001)的要求,并将检测报告号记录于原料验收记录上。

  C.对进厂的油漆,供应商应提供产品的检测报告,确保使用的油漆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1—2001)的要求,对检测的报告号码与原厂商生产批号注明于原料验收记录上。

  4.4.2原辅材料入库,依送货单数量做好入库台帐,并在台帐上记录相应的批次号。同样依据生产指令单开原材料出库单给生产线,以备生产使用。

  4.4.3生产单位班组长应做好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认真填写《设备日常保养记录》,设备有故障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给工务课,严禁设备“带病”运行。

  4.4.4生产单位班组长在产品投产前应与质检员、技术员共同做好首件确认,方能批量投产。

  4.4.5生产工人应按图纸、工艺要求进行生产。严格遵守工艺纪律、质量检验制度及有关程序规定,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生产操作工人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4.4.6车间组长、主管(经理)负责生产现场管理,经常检查生产情况和完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置并采用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

  4.4.7制程巡检员按《制程检验规范》的规定对生产加工的各环节进行产品质量的巡检抽检工作,并如实做好生产过程流转卡,强调在流转卡上必须注明投产使用原材料的批号与成品批号。对做好的成品依《最终检验规范》的规定对产品进行入库检验,对巡检或抽检工作中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开出《不合格品审理单》,情节严重的开出《品质变异纠正及处理单》,确保不合格品不投产、不转序、不入库。

  4.4.8统计人员依生产出的成品开具《成品入库单》,经质检员检验合格后转移成品仓库入库,并做好入库台帐,且必须在台帐与出入库单中记录好生产批次号。

  4.5生产现场管理

  4.5.1生产现场管理总体要求:安全第一、纪律严明、环境整洁、物流有序、设备良好、文明安全、记录信息准确。实现“人、机、料、法、环、测”的最佳组合。

  4.5.2车间环境:积极推行5S管理,做到门窗及玻璃完整、清洁、地面及机台周围整洁、安全、卫生,各类物品堆放整齐,走道通畅,通风良好。

  4.5.3车间生产的各类产品,做到分类堆放并有明确的产品标识和检验状态标识。防止其被破坏和丢失,并对各种产品进行有效的防护。

  4.5.4车间生产的有关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应齐全、完整、有效与清洁,保证能正确指导生产。

  4.5.5车间计量器具应有合格标志,使用人员应正确使用和维护并应按规定送检,确保所有在用计量器具保持完好和在有效期内使用。

  4.5.6每台在用设备都应有“完好”标识。待修、检修、封存、报废的设备也都应有相应标志。应坚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及时修理发生故障的设备,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所有设备操作人员都经考试考核合格。

  4.5.7安全文明生产:应坚持安全生产,文明操作,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

  4.6关键/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本公司规定,手动喷漆和自动淋漆工序定为特殊工序。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设立质量控制点,生技部负责按过程确认准确(见《手册》第7。

  5.2条表4)的规定,对此过程进行能力确认和再确认,以确保过程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4.7工序操作工必须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过程参数进行严格监控,应作好相应的数据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以便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8生产过程中要对产品实施严格的防护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在搬运、贮存过程不受损坏。

  4.9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标识、记录、评审、隔离、处置,并应分析产生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4.10生产车间应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大力推广应用统计技术,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工序质量。

  5、附记录

  5.1生产通知单;

  5.2各工序首件记录表单;

  5.3现场环境行为与质量考核记录;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04-04

食品生产加工管理制度02-24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5篇04-20

生产加工管理制度6篇04-04

生产加工制度05-19

生产加工合同03-06

生产加工合同03-02

粗加工管理制度(经典)07-21

粗加工管理制度03-25

钢筋加工管理制度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