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施工单位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精选6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施工单位工程安全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施工单位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1
一、总则
为加强施工单位工程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工程项目顺利进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施工单位所有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安全管理。
二、安全管理目标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减少一般事故,事故死亡率控制在规定指标以内。
施工现场安全达标合格率为100%,优良率达到xx%以上。
确保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率达到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协调解决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职责
项目经理
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措施费用的有效投入。
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项目技术负责人
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指导施工人员按照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作业。
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问题进行解决和处理,参与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提出技术改进措施。
安全管理人员
具体负责施工现场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
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安全交底等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并做好记录。
负责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机械设备等的检查和验收工作,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施工班组长
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带领班组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内容。
每天对本班组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确保班组人员的作业安全。
四、安全教育培训
新入场员工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即公司级、项目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对调换工种、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工等)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进行复审。
定期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再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规定学时。
五、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向施工班组长、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注意事项等。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交底双方必须签字确认。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吊装等),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员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六、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一)安全防护设施
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根据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的临边、洞口、高处作业等必须设置可靠的防护设施,如防护栏杆、防护网、脚手板等。防护设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等,并监督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二)临时用电管理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TN-S系统,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配电箱、开关箱应符合标准要求,安装牢固,防雨、防尘。
电线电缆应架空或埋地敷设,严禁拖地、泡水或沿金属物体敷设。电气设备必须接地或接零良好,严禁使用破损、老化的电线电缆和电气设备。
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定期对临时用电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电气安全隐患。
(三)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单位应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采购、租赁、安装、拆卸、使用、维修、保养等环节进行管理。
机械设备必须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验收。对于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还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机械设备。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安全运行。
(四)消防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应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消防措施,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定期组织检查和维护。
对易燃易爆物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库房,库房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并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在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配备灭火器材和看火人员。
施工单位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2
1、消防管理制度
(1)自始自终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2)消防工作要立足于防,现场建立义务消防组织,配备兼职消防人员和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3)在办公、生产车间区各至少安置八具消防灭火器,消防灭火器安置在楼层明显易取处。
(4)严格执行现场动用明火申请制度,在现场动用明火应预先领许可证,并随备灭火器材。
(5)对易燃易爆材料、器材要严格管理;
(6)现场施工主干道兼作消防通道,并随时保持通畅。
2、保证消防安全主要措施
(1)由项目经理、安全员组成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防火安全工作。
(2)酸碱泡沫灭火器由专人维修、保养、定期调换药剂,标明换药时间性,确保灭火器效能正常。
(3)施工中的易燃易爆物如汽油、油漆、氧气瓶、乙炔瓶等都必须按"规定"设置,妥善保管。
(4)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固定灭火器,施工班组配备移动灭火器,并在施工作业点进行动火施工,焊接施工时,随作业点配置。
(5)施工现场动火,实行动火审批制度,未经批准擅自动火者,视情节严重情况,给予一定的经济制裁。动火必须具有"二证一器一监护"方能进行。
(6)加强工地警卫人员上岗职责,每天下班后对工地进行防火巡查,消灭事故隐患。
施工单位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3
一、凡饭店范围内进行的改建、装修等施工项目,工程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施工组织方案、消防措施等须报消防监督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二、施工单位场所施工前,必须与饭店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饭店安全部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三、施工单位进场施工之前,必须先到安全部办理进场施工登记,发给施工证。
四、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饭店消防安全管理规程》,并确定一名施工现场防火负责人,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
五、施工中使用电器设备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规定,严格防火措施,禁止违章作业,电源部分须在饭店电工的协助下开通。
六、施工现场使用明火时,必须事先向安全部办理审批手续,领取用火证后方可作业,操作电、气焊的人员必须是正式焊工,操作现场必须满足防火要求。
七、施工中需使用汽油、脱漆剂等易燃物品时,必须符合《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易燃品要有专用库房,由专人保管,不得将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在施工现场内。
八、施工中不准大面积使用脱漆剂等易燃液体,尽可能不在现场进行喷漆作业,如必须在现场喷漆时,要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止明火的措施。
九、施工中使用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限额领料,随用随领。禁止在作业场所分装、调料,禁止在工程现场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乙炔发生器等。
十、工程施工如果影响原有消防设施,消防设备的使用功能时,须事先报消防监督机关同意,并采取措施,保证事故报警和灭火功能。
十一、施工的堆料和垃圾不得圈占消防设备及消防通道,不得堵塞走廊、楼梯和疏散通道。
施工单位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4
1、单位装修、改造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室内装修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施工现场必须实行逐级安全责任制,确定相应人员负责工地的安全生产和防火安全。
2、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要参与装修、改造设计的'审核,提出安全生产管理意见;施工前应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责任。
3、施工单位应设立专职现场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在工地安全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安全生产工作。
4、局部装修改造时,应将施工区与营业区进行隔离。
5、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6、根据季节特点以及各工种的操作特点,制定相应制度以及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本单位《动用明火管理制度》及临时用电审批等规章制度。
7、施工现场禁止吸烟。必须使用低压照明设备;所有施工人员不准在施工现场住宿,必须到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办理登记,领取出入证。
8、因装修、改造设计需要而改变、挪动的消防设施,必须经过消防监督部门审批,严禁私自挪用、损害消防设备设施。
9、施工现场禁止存放化学及易燃易爆物品。因施工需要而使用的油漆、稀料、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危险品,应与施工现场异地存放,设专人保管,领用不得超出当日使用量。
10、施工现场垃圾、渣土应及时清理,消除安全隐患,禁止任何物品堵塞消防通道。
11、施工现场使用的变(配)电箱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有良好的绝缘和防雨水措施;使用时要有专人看护,使用后必须立即断电。
12、开工前要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学会使用消防器材。
施工单位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5
为使电梯设备运行在安全、高效的工作状态,避免对电梯产生额外损坏,应严格按以下规定使用:
一、使用电梯实行分段定时制,即每日的.8:00—12:00、14:30—18:00为材料搬运时间;
二、业主和搬运队在搬运物品时一律采用货梯,客梯仅供客人上下,严禁用于搬运物品。电梯载重量不得超过800kg,搬运过程不得长时间占用电梯或用物料堵塞电梯门;
三、沙、石搬运需按要求袋装方可入内,进入电梯后需肩扛,不得放置在电梯轿厢底部;轻质砖块、地板砖等材料进入电梯需在轿厢底部铺垫保护胶袋,搬运过程确保材料平铺,不得集中堆放在电梯轿厢单侧,避免造成电梯倾斜损坏;
四、进入轿厢的货物不得超过长1.5米、深1.6米、高2.2米;厚度为5厘米(包括5厘米)以上的木板严禁硬塞入电梯轿厢;
五、装载流质、粉状、砂石、块状材料应包装牢靠,无渗漏、无污染,遗留物应自行清理干净;
六、装载的货物尽可能采用箱装、袋装或捆绑等措施,并在装运前,集中在厅门附近堆放(勿堵塞通道),以减少占梯时间;
七、装运装修用易燃易爆材料、化学危险品时,应向管理人员如实说明,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八、严禁以下违章用电梯行为:
非消防状态下敲击消防按纽呼梯;
用木片塞入厅门门槽或用货物阻止厅(轿)门关闭;
擅自开启轿内操纵厢面板使用电梯;
装卸货物时采用拖拉式、抛甩式撞击轿厢或强行向轿厢内塞货物,造成轿厢门变形。
施工单位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6
为了切实抓好车间的净化装修工程,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现场施工管理规定如下:
1、施工现场的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图纸设计进行施工,施工所用的材料必须按照合同要求,严禁使用伪劣不合格产品,按照规范保质、保量搞好净化车间的装修。
2、应该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使施工人员懂得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工作。施工现场应该注意火灾事故、触电事故、高空坠落事故,各单位要把安全工作做到实处,灭火器、保险带以及个人安全防护的.安全措施必须到位,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特别是电焊工、电工,必须持证上岗,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各施工单位做出施工进度计划(报甲方备案),使净化装修工程按期完成。
4、各施工单位应提前安装技术夹层上的管道和设备,尽量避免顶板安装以后再进行踩踏,造成顶板的破坏。
5、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图纸所设计的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不科学、不美观,或者相互有障碍,应及时与甲方沟通,经研究、协商后进行合理变更。
6、各施工单位要互相配合,协作施工,各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应注意保护好已经安装的设备、管道、门窗、彩钢板等,各单位互相监督,谁损坏谁负责,如果没有发现是谁损坏的,由分项的施工方自己负责修复。彩钢板安装后,各单位在彩钢板上开眼安装管道必须保证准确无误,如果施工错误,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错误方负责。
7、搞好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互相监督度文明施工行为,搞好施工现场的卫生工作。施工垃圾、生活垃圾,一定要集中处理,严禁乱扔、乱放.严禁随地大小便,特别是顶棚上,坚决不允许小便、乱扔垃圾,如有发现罚款100元,严禁酗酒、打架、偷盗。各单位要互相监督,一定要文明施工。
【施工单位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单位工程管理制度04-09
单位工程施工合同02-28
单位工程施工合同03-05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06-14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10-24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05-05
施工安全的管理制度06-15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10-18
施工安全的管理制度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