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护理工作中的查对制度(通用6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护理工作中的查对制度(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护理工作中的查对制度1
1、护理实习生、进修生的管理工作由护理部负责进行,并由专人负责教学安排。
2、实习生、进修生由护理部根据要求进行统一安排,任何科室不得擅自接受实习生与进修生。
3、护理部做好实习生、进修生岗前培训,保证实习,进修顺利进行。
4、做好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定期组织学习。
5、各科室根据实习、进修要求制订专科实习带教计划与进修带教计划。
6、实习生由注册护士以上人员负责带教工作,进修生由护师以上人员进行指导工作,护士长负责全面教学质量管理。
7、定期召开进修护士,实习护士和带教老师座谈会;征求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使带教工作不断提高。
8、实习,进修生自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纪律,按时上下班,上班时间不得擅离职守,服从科室护士长工作安排。
9、实习,进修生遵守计划安排,不得随意变更,并于出科前及时完成自我鉴定。
10、带教老师与护士长按时做好实习、进修人员的'考核与鉴定工 作,并送护理部审核。
护理工作中的查对制度2
1、护理人员有义务和权利在职接受规范的护理专业化培训。
2、医院护理部负责根据《徐州市护理规范化培训教育管理实施办法》要求,制订初级护理人员的具体培训目标与实施细则。
3、护理部和各科室有明确的人员负责管理培训工作,选择合适的.人员负责教学。
4、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与方法,严格考核,保证规范化培训的有效实施与培训质量。
5、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专科理论和技能培训;管理、教学、科研能力培训等方面。
6、规范化培训形式和方法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7、规范化培训过程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学科的基础培 训;第二阶段为专业定向培训。
护理工作中的查对制度3
1、建立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控制。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各护理单元成立质控小组。
2、制订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定期进行效果评价,修订完善,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3、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包括:日标、指标、计划、措施、效果评价及信息反馈。
4、质量管理委员会和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全院各护理单元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评价、反馈、有改进措施。
5、定期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树立质量意识,参与质量管理。
护理工作中的查对制度4
一、根据院工作计划,结合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实际,定期拟定医院护理工作计划,经院长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
二、经常督促检查工作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及护理人员工作职责的贯彻执行,提高基础护理和疾病护理的质量。
三、合理计划和调配使用护理人员,做到护理任务和力量的基本平衡,加强对护士长工作的具体指导,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组织护士长查房和各科之间定期交叉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四、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开展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术的训练,统一常规技术的操作规程和定期考核。开展业余教育和举办短期学习班。加强护理工作的技术管理,开展护理工作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不断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五、做好病房管理,达到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工作有序的要求。对患者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管理,搞好基础护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搞好病房设置规范化。
六、定期对各科(病房)常备药品、器械物品的.领取、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七、了解或参加各科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八、经常深入科室了解实际情况,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杜绝护理事故,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分析护理工作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作好记录。定期向院长汇报工作,提出改进工作措施。
九、掌握全院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思想情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心护士生活。
十、建立本部门大事记。
护理工作中的查对制度5
1、护理人员有权利和义务接受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终身性护理学教育。
2、医院护理部根据护理人员工作岗位职责、技术职称要求以及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和需要,制订并实施本院护理继续教育项目计划。
3、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护士参加继续教育项目的审查与登记由护理部统一管理。
4、初级护理人员应在规范化培训的基础上,按照年度继续教育项目计划,选送部分护理骨干完成高一级的学历段教育或外出进修学习。
5、中、高级护理人员根据专科发展需要重点进行国内外护理新理论、新进展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外语能力的培训。
6、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7、制订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保证继续教育的有效实施。
护理工作中的查对制度6
1、考评的目的是帮助各级护理人员确定自己的岗位职责、基本要求和工作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的组织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帮助各级护理人员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提高工作满意感和成就感。
2、根据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要求确定考评要素。考评包括德、能、勤、绩和突出贡献五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其中德占10%,能占30%,勤10%,绩占40%,突出贡献占10%。
3、在考核过程中按照既定目标、制定方案、鉴定决策的考核程序进行,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合理进行评价。
4、依照激励的原则,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相关指标,将考评要素量化成为可衡量的考评分值、制定绩效考评表进行考评。
5、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日常与随机、口头与书面、直接与间接、重点与全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评,保证考评工作经常化。
6、在平时考评的基础上,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在自我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的基础上给予最终考评结果,保证正确、客观评价护理人员。
7、护理人员由考评负责人对护理人员进行考评,并负责与考评对象进行考评沟通。
8、及时将考评结果向人事部门、护理主管部门进行反馈,为修订培训计划、组织继续教育、改进护理管理质量提供考核内容和方向,同时为管理部门对护理人员调资、选拔、聘任使用、晋升职称、奖惩等提供依据。
【护理工作中的查对制度】相关文章:
治疗护理查对制度11-05
输血查对制度11-06
有关查对制度03-15
《医嘱查对制度和执行、核对制度及流程》01-03
查对制度操作规范(通用12篇)08-02
分级护理制度04-23
分级护理制度11-17
护理核心制度12-16
护理核心制度03-28
(热门)分级护理制度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