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精选14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那么制度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1
根据《规程》的要求,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
一、全园教职工要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保持园内环境清洁卫生,努力实现五化(美化、净化、绿化、安全化、儿童化)。
二、室内外清洁卫生,实行分片包干,落实到人,各负其责。要求房内窗明几净,空气流通,教具桌椅清洁卫生,摆放整齐,地面无纸屑、果皮、痰迹。
三、保持厕所清洁,便有冲洗,每周消毒,保持无味,无蚊蝇,无尿渍。
四、坚持清扫制度,每天小扫,每周大扫,并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五、坚持卫生检查制度,由园长、保健医生组成检查组,对全园各处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评价、做记录,并与各负责人的'工作效益挂钩。
六、活动室物品和用具摆放有序,不零乱。寝室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入园前和起床后)。
七、幼儿床单、被套、枕套每月清洗一次。玩具每周清洗一次,每天清洗幼儿餐具,每天擦桌椅、玩具柜等。
八、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
九、保证幼儿每人一巾、一杯、一碗。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坚持每周剪指甲。
十、严格遵守和执行幼儿作息制度,加强幼儿体格锻炼,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2
1、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2、对幼儿膳食实行民主管理,根据营养需要制定带量食谱,保证按量供给。每月进行一次营养计算及分析。讲究烹调营养,注意食品卫生。
3、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儿童和工作人员入园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按要求定期给儿童体格检查,并进行评价分析,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
4、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做好常见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消毒、隔离、检疫工作。
5、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按要求对不同场所、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幼儿日常用品专人专用,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重视儿童体格锻炼,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开展户外活动。
7、建立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检查,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8、建立健全各种保健账册,规范填写、登记、统计,定期进行分析。
9、建立多种形式的家长联系制度,定期向家长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3
一、在幼儿园中的生活注意动静结全,要有充分的户外活动时间,制定合理的幼儿生活作息表。
二、合理膳食管理
1、饭食管理:专人负责,民主管理,建立膳管委,伙食费专人用。
2、科学喂养:制定要合理的食谱,保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抓好进餐管理,让幼儿吃饱吃好。
3、饮食卫生。
三、幼儿体格锻炼
1、要有组织地经常和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
2、在正常天气下,每天坚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加强冬季锻炼,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个别体弱的幼儿要特殊照顾。
四、幼儿体检查
1、入园检查:凡新生入园必须经指定医院进行全面体验后正常者方能入园。
2、定期检查:幼儿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一次;每季度测体重,视力一次,建立儿童档案率达100%。
3、检查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在校卫生消毒及隔离
1、环境卫生
2、个人卫生:做到一人、一巾、一杯专人专用,饭前便后洗手,天天带手帕,并正确使用,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勤剪指甲,勤换内衣。
3、消毒隔离制度
六、预防疾病制度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2、督促家长按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的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
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
七、各项安全制度
1、各项活动要以孩子为中心。
2、要注意房屋、场地、玩具、用具的'安全,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现。
3、药物必须妥善保管。
4、建立健全幼儿接送制度,不得丢失幼儿。
八、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要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统计制度,按上级要求,设立保健档案。
九、建立家长联系制度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同家长联系争取家长配合,定期召开家长会,经常问家长宣传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定期出好卫生宣传窗。
十、园中环境卫生管理园内环境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平时每个班级的保育教师负责责任区的卫生打扫;每月全园出动开展一次外环境的大扫除,不仅要将角角落落的垃圾捡出扫净,还需对所有场地,塑胶地面进行冲刷,擦洗大型玩具等,以始终保持整个幼儿园大环境明亮、洁净、清新。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4
一、幼儿园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严格执行卫生部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以及其相关的法规、规章和制度。
二、幼儿入园:家长要出据户口簿、当地卫生院儿童健康证明和幼儿预防接种证明。幼儿园不接收证明不全或患有传染病的幼儿入园。
三、幼儿园为每位幼儿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坚持每日晨午检,对有特异体质的幼儿要实施特殊保护。注意幼儿口腔卫生,保护幼儿视力。
四、幼儿园职工持健康证上岗。每年体检一次,严禁有传染性疾病、心理精神疾病或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人员从事幼教工作。
五、认真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进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5小时,户外活动时间一般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有计划地锻炼幼儿肌体,增强身体的适应和抵抗能力。
六、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活动室、寝室、玩具、毛巾、水杯、餐具、厕所等每天要消毒一次,严防感染。
七、搞好幼儿营养调查,做到科学配餐,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教育幼儿不挑食、不偏食、不随便吃零食。及时发现分析解决幼儿进食异常情况。
八、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有效预防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配合防疫部门做好幼儿预防接种工作。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5
一、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形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特点,合理的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
本院将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及季节,具体指定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注意动静结合,并且有充足的课外活动时间。
二、体格锻炼制度
1、有组织的经常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每天做一到两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2、在正常天气下,呦充足的课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并加强冬季锻炼。
3、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的锻炼儿童体格。
三、健康检查制度
1、入园检查: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生体格检查。定期体检制度:三岁以上儿童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工作人员每年全年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者需立即停职治疗。戴痊愈后,持县级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2、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模:有无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卫生消毒制度
一、环境卫生
1、室内外环境整洁、安全、无污染,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应做湿性清扫。垃圾污物要及时清除,由专门容器集中密闭存放。
2、玩具每周至少清洁一次,图书要每周用紫外线灯消毒一次或阳光下曝晒。
3、要安装防蚊、蝇设备,及时消灭蚊、蝇、鼠、蟑螂等病媒虫动物。
4、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5、幼儿桌椅高度符合要求
二、个人卫生
1、幼儿每人一巾一杯,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做好消毒工作。
2、保持儿童服装整洁,衣服、被褥、床单要清洗勤晒。
3、保护幼儿视力,室内采光充足。
五、饮食卫生管理
1、儿童饮水杯个人专用,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
2、生吃瓜果要洗净或削皮,并防止食用的污染。
3、接触儿童的工作人员工作前要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六、预防疾病制度
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等综合措施。要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如本园传染病发生、食物中毒、重大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1、控制传染源:
(1)发现病人及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及时登记上报。病源携带者亦应及时隔离并治疗。
(2)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适当管理,在观察期内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转托幼园所。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做好传染病的管理。
2、切断传播途径:
(1)配合防疫部门对托幼园所的.环境及各种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
(2)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强饮食卫生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或进行空气消毒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等。
3、保护易感儿童
(1)掌握易感儿童名单,传染病季节加强晨检及全日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被动免疫、药物预防。
(2)合理安排儿童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强户外锻炼,提高儿童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工作人员个人卫生:保持仪表整洁,清洗头洗澡,勤剪手脚指甲。
七、安全制度
1、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并有记录。
2、对工作人员和幼儿加强安全教育,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
3、发生一般事故做好记录,防止事故的发生。凡发生重大责任事故或责任事故应在
24小时内报告市保健所,不得漏报。
4、保健室药品标签清楚,消毒药品专人管理,保健人员给儿童服药时要认真查对,不准吃错药。
八、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1、托幼园所应按常规及时准确做好保健资料的记录和统计,定期分析,按时上报。
2、表、簿、卡、册健全,资料必须真实完整,不可为了应付检查而涂改、不写。
3、资料应妥善保存,以备日后查阅。
九、家长联系制度
1、结合本园(所)具体情况,制定家长联系制度。
2、可采用的家长联系方式:如黑板报、宣传资料、电话联系、家长联系簿、书信、家长会、半日开放。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6
1、全校卫生实行负责包干制(分班、办公室划分包干区)墙面、玻璃窗、柜、门、桌、椅、灯等都要落实到人,要求一周一大扫,每天一小扫。
2、做到地面无垃圾、杂物,桌面无灰尘,墙面无蜘蛛网,室内物品存放整齐、合理。
3、每周由卫生老师组织人员检查卫生一次,评定等级,张榜公布。每天由值日教师检查一次,进行打分公布。
4、教职工要做讲卫生的模范,带头打扫,做好自己的包干区。
5、按规定停放自行车,一切物品堆放要符合卫生要求,受卫生老师的'监督。
6、教育学生做好教育卫生、饮水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定期检查。
7、卫生老师、事务老师定期检查住校教师宿舍,学校教学卫生,监督食堂、课间餐等食品卫生。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7
一、生活作息制度
1、有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作息时间表,并认真执行。
(1)根据园(所)内儿童的年龄生理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和季节变换的特点,本着动静结合的原则,制定出本园(所)的儿童一日生活制度。
(2)管理人员每周应对各班儿童执行一日生活制度的`情况进行有目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2、正常情况下儿童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2小时(冬季不少于半小时),其中1小时体育活动,午睡时间不少于2小时。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盥洗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4、保证幼儿足够的饮水量。除固定饮水时间外,做到随渴随喝。
5、睡眠注意室内空气的温度,睡眠姿势要正确,睡前脱外衣,外裤。
6、按时开饭,两餐间隔3小时,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饭菜符合幼儿消化机能,保证各种营养素的供给,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儿童健康检查制度
1、儿童入托入园体检:
儿童入托入园前必须到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能入园。健康检查表上的项目应填写完整正确,体检一个月内有效。儿童入园时应将健康检查表和预防接种卡交给幼儿园。儿童离开托幼园所两个月以上,再入园必须重新体检,入托入园前体检率应达到100%。
2、儿童入园(所)后应按年龄定期体检:
3岁以上儿童每一年检查一次,每半年测量身高,体重一次,定期体检后要进行儿童健康状况分析评价和疾病统计,发现疾病或缺点及时矫治。
3、身高、体重、视力检查:
身高、体重检查每季度一次。视力检查每半年一次。
4、严格执行晨间的检查及全日制观察制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根据本园实际情况,采取班上教师检查,由保健医生负责确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检查步骤包括:一摸二看三问四查,观察儿童精神、脸色、体温,询问在家的健康状况,根据儿童的年龄、健康状况、传染病发病季节作有重点的检查,如咽喉是否红肿、腮部有无肿大、皮肤有无皮疹、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等。
(3)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记录,对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由家长带儿童去医院就诊。
(4)儿童带来的药品,要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和方法,作好登记,按时给儿童用药。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8
(一)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
采取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等综合措施。督促家长按儿童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规定的免疫接种。
控制传染源
(1)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对病人及早作出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采取有效措施隔离病人,及时登记上报。病源携带者应及时隔离并治疗。
(2)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及适当管理,在观察期内不并班、不升班、不收新生、不转园。
切断传播途径
(1)配合防疫部门对托幼机构的环境及各种物品进行终末消毒或随时消毒,以杀灭可能存在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2)针对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有效措施。
保护易感儿童
(1)掌握易感儿童的名单,传染病流行季节加强晨检及
全日观察,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2)合理安排幼儿的'生活,提供平衡膳食,加强户外锻
炼,提高幼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二)多发病预防与管理
1、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消化道及营养不良、贫血等,应列入多发病的内容。对反复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贫血等患儿作为体弱儿,建立专门档案,加强管理。
2、保健和保教人员对体弱儿的生活、保健、营养、护理及治疗等要全方面关心负责,给以必要的照顾。作好个案记录,按病种做好小结。
3、向家长做好宣传体弱儿的保健护理知识,要求家长积极配合。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9
一、食堂工作制度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食堂工作人员每年参加一次身体检查,每人都要持有效的健康证方可上岗,凡有传染病者,不得在食堂工作。
2、购入的各种原料必须经过食堂主管领导检查合格,确保食品质量方可投入使用。
3、幼儿园领导要经常检查饭菜质量,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严禁闲杂、生人及无关人员进入食堂。
4、做好食堂的卫生管理工作,经常保持食堂的地面、墙壁、天花板、灶台、案板、厨柜、餐具、容器清洁,用具摆放有序,保证食堂内外无杂物、无垃圾,无污染。
5、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餐具做到一刷二洗三冲毒四消毒五保洁,食品及物品要做到主食与副食、生与熟、成品与半成品,食品与杂食,不得混放;生、熟食刀案及冷荤配餐用具必须分开专用,并有明显标志。
6、食堂工作人员要保持个人卫生、要勤洗工作服,工作前要把手洗干净,出入卫生间不得穿工作服。
7、按幼儿园的要求准时开饭,没有特殊情况,不准提前或推迟开饭。
8、食堂工作人员要经常进行营养、卫生、职业道德学习努力提高食堂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水平,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二、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1、采购员要熟悉并掌握食品原料采购索证要求。
2、采购食品(包括食品成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和设备),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供方索取产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化验单,同时注意检查核对。合格证明中记载的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等必须与产品相符,不得涂改、伪造。
3、所索取的检验合格证明由采购部门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4、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毒有害、质量不新鲜的食品及原料,以及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标识不清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5、不得采购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给的.食品。
6、采购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食物油、调味品、酒类饮料、冷食制品、食品添加剂以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当索取的其他食品等,均应严格索证。
7、验收员在验收食品时,要检查所收购食品有无检验合格证明,并做好记录。
三、库房管理制度
1、主食、副食分库房存放,食品与非食品不能混放,食品仓库内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和杂物。
2、仓库内要定期清扫,保持仓库、货架清洁卫生,经常开窗或机械通风设备通风,保持干燥。
3、做好食品数量、质量合格证明或检疫证明的检查验收工作。腐烂变质、发霉生虫、有毒有害、掺杂掺假、质量不新鲜的食品,无卫生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者提供的食品,未索证的食品不得验收入库。
4、做好食品数量、质量入库登记,做好先进先出,易坏先用。
5、食品按类别、品种分架,隔墙、离地整齐摆放,散装食品及原料储存容器加盖密封,同时经常检查,防止霉变。
6、肉类、水产品、禽蛋等易腐食品应分别冷藏储存。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明显标识并有温度显示装置。肉类、水产品分柜存放,生食品、熟食品、半成品分柜存放,杜绝生熟混放。
7、经常检查食品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变质、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8、做好防鼠、防蝇、防蟑螂工作,安装符合要求的挡鼠板,不得在仓库内抽烟。
四、粗加工管理制度
1、分设肉类、水产类、蔬菜、原料加工洗涤区或池,并要有明显标志。食品原料的加工和存放要在相应场所进行,不得混放和交叉使用。
2、加工肉类、水产类、蔬菜的操作台、用具和容器、要分开使用,并要有明显标志。
3、各种食品原料不得就地堆放。清洗加工食品原料必须先检查质量,发现腐烂变质、有毒有害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不得加工。
4、蔬菜类食品原料要按“一择二洗三切”的顺序操作,彻底地清洗干净,做到无泥沙、无杂草、无烂叶。
5、肉类、水产品类食品原料的加工要在专用加工区或池进行。肉类清洗后无血、毛、污,鱼类清洗后无鳞、鳃、内脏,活禽宰杀放血完全,去净羽毛。
6、做到刀不锈、板不霉、整齐有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加工结束及时拖清地面,水池、加工台工具、用具容器清洗干净,定位存放,切菜机、绞肉机等机械设备用后拆开清洗干净。
7、及时清除垃圾,垃圾桶每日清洗,保持内外清洁卫生。
8、不得在加工、清洗食品原料的水池内清洗拖布。
五、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加工前检查食品原料质量,变质食品不下锅、不蒸煮、不烘烤。
2、熟制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其中温度不低于70摄氏度。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内生,加工后的直接入口熟食品要盛放在已经过消毒的容器或餐具内,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或容器。
3、隔餐隔夜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热后方可食用。
4、灶台、抹布要随时清洗,保持清洁。不用抹布揩碗盘,滴在盘边的汤汁用消毒布揩擦。
5、剩余食品及原料按照熟食、半成品、生食的卫生要求存放,不可混放和交叉叠放。
6、工作结束后,调料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
六、食堂食品留样制度
1、每餐必须将所有进口食品留样。
2、食品留样必须放置于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器具内,每个品种留样不少于100克。
3、留样食品必须存放在专用冷藏箱内,在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
七、食堂卫生制度
1、每天打扫两次以上,做好下脚料的处理,并保持桌、凳、盛放容器用具等清洁卫生、食堂管理人员有权检查、指导和批语。
2、原料要新鲜,加工前要拣好、洗净,严禁用腐败变质、生虫原料加工,加工的各类食品要烧熟煮透,隔餐食品用前要回锅煮透,定型包装食品、调味品等要有产品检验合格证明,标识要齐全。
3、仓库要清洁、干燥、通风,保持“四防”,食品要分类存放,并要有容器加盖。定期盘点,发现过期霉变、生虫要及时销毁。
4、操作间保持无蚊、蝇,配有各类刀、板、盘,坚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5、根据不同的消毒方法配备餐具洗刷消毒设施,并指定专人负责洗刷、消毒,做到一洗、二淘、三消毒、四保洁。
6、冷藏设备保持清洁卫生、生熟分开、定期清洗。
7、保持个人卫生,正常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加工销售直接入口的饭菜,操作前要洗手,每年要定期健康检查,发现有传染病者(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传染性皮肤病)及时隔离治疗。
八、食堂消毒制度
1、每日工作前对食堂进行全面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2、烹饪前,工作人员穿戴好工作服(外衣、帽子、手套、口罩等)保持个人卫生,并将食堂内的烹饪工具进行搽、洗、刷,保持物品清洁。
3、烹饪过程中,食(用)具生、熟分开,每次用餐后彻底清洗,严格消毒确保万无一失。
4、严格执行“五四制”,按时按要求做好各类物品消毒,消毒后食(用)具分类存放在消毒储藏橱内。
5、做好食堂内、外环境卫生,做到每餐一清洗,每天一消毒。
6、及时处理各种垃圾,设立防鼠板、纸,防蝇灯、纸等,搞好“三防”工作。
7、离园前将所有物品排放整齐,并用84消毒液对墙壁、地面进行彻底喷洒、搽拖。
8、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灯,对室内物品进行紫外线消毒。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10
一、卫生区域
1、各处室、各班的活动室、宿舍及室外卫生责任区。
2、学校分配的临时或突击性清扫区。
二、清扫要求
1、每天各处室、各班要清扫三次,确保全天候清洁、整齐、规范。
2、每周四为全校大扫除日,以确保各处室、活动室和卫生区及宿舍洁净无死角。
3、临时突击性清扫任务的完成既要迅速更要高标准。
三、清扫标准
1、各处室、活动室:地面、墙壁、黑板、门窗、用电设备、桌椅、等室内所有的物品无灰尘,室内布局均要做到整齐、整洁、表面干净,做到“六无”即:无痰迹污迹,无积灰蜘蛛网,无果壳纸屑,无刻画,无糖迹,无垃圾。
2、宿舍:室内无蜘蛛网,墙壁、门窗、物品柜、桌椅(凳)等处无乱涂乱画痕迹,无积尘、室内无乱牵绳索,无乱挂衣物,乱沾乱贴,地面拖洗干净(含床下),无污水,无纸屑果皮;被褥折叠摆放整齐统一;日常用品按指定位置摆放有序,及时将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否则每一项扣1分。
3、楼梯、走廊:楼梯、走廊地面要打扫干净;墙壁、室外护栏用抹布擦干净、天花板、墙角等无蜘蛛网;及时倒垃圾。
4、水池:地面、池内要及时冲刷,无乱涂乱画。
5、室外卫生责任区:整洁、美观。
做到"六无"即:无痰迹、无积土、无果壳纸屑、无刻画、无废气物、无垃圾。
希望并相信,通过我园师生的积极努力,辛勤劳动换来的洁净幼儿园,将成为我们坪溪河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幼儿能快乐的成长。
幼儿园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1、每日晨检,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儿童,要立即要求家长带儿童去医院就诊;同时做好缺课儿童病因追查。
2、发现患病儿童,立即去医院诊治,患病儿童不接触其他任何学生,痊愈两周后上课。
3、立即对患病学生接触过的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
4、每天早晚校舍通风或消毒半小时。
5、上一堂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课,熟知防治知识和正确洗手方法。
6、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不接触患病儿童。
7、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均需要立即洗手。洗手时肥皂液或洗手液在手上保持6秒钟以上。
8、发现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工作。
9、在幼儿园门口和班级门口张贴手足口病宣传画和宣传单,黑板报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10、每天用消毒液对幼儿园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11、在流行季节避免儿童或外来人员的`往来或交流活动。
坪溪河幼儿园学生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幼儿园内的健康、安全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卫生预防措施。
幼儿园的每日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就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
事实证明,幼儿园是群体集聚的场所,一些群体性的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是个体传染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因此,幼儿园每天执行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对于确保入园内的卫生安全,关系重大。
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如下:
1、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勤的儿童,应当了解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幼儿园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儿童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2、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天班内因病缺课儿童人数的。统计与登记,并做好因病缺课同学的联系工作,要将联系情况报告幼儿园信息员,并作进一步的家庭联系。
3、告知儿童因病缺课时要事先向班主任汇报请假,说明病因。
4、班主任对边治疗边要求入园的儿童及家长要做好说服劝止工作,在家中治疗休息,在园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与家长联系。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11
一、幼儿来园及离园时要有家长负责护导、照顾,交接教师须清点人数做好记录。
二、幼儿外出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注意动静交替,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随时清点人数,确保幼儿安全。
三、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不要乱奔乱跑,进园后不得擅自离开幼儿园(如不要让幼儿回家拿手帕、钱、玩具等),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使幼儿知道幼儿园名称、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等,防止意外事故,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强每天晨检工作,教育幼儿不要带危险品到幼儿园(如别针、纽扣、尖针、小刀等物),防止异物落入鼻腔、口腔等。
五、园内消毒、火炉等要有教师负责。
六、值班人员每天要对全园各种活动室进行检查,如教室、厕所等,防止幼儿遗留在内。
七、幼儿教师负责保管幼儿园药物,内服药、外用药有名字,有明显标志,过期变质的药物及时处理,有毒药物要谨慎保管。
八、园长每天早晚要巡视一遍校园,发现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处理,教师在活动中发现不安全苗子应及时报告,进行处理,事故后必须写事故调查报告。
九、每周对园内房屋结构、设备要检查2次(如玻璃窗、天花板、电源等),防止脱落而出事故。
十、每学期对课桌椅要进行修理,每星期要检查运动器具1次,如有损坏立即停止使用,尽快进行修理。
十一、凡是幼儿经过地方及活动场地要经常检查,不准乱放杂物。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12
1.根据上级指导单位的要求,建立全园的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明确各类人员分工,责任到人。
2.认真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业务指导部门要求,建立卫生保健登记、统计档案,按要求及时准确地做好记录与统计。建立健康档案,包括: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儿童保健记录、儿童转园(所)健康证明等。对卫生保健工作进行记录,包括:出勤、晨午检及全日健康观察、膳食管理、卫生消毒、营养性疾病、常见病、传染病、伤害和健康教育等记录。
3.保健人员负责指导园所保教人员正确填写相关卫生保健登记册(表)4.卫生保健人员需按照工作要求及时做好卫生保健登记册(表)、统计表及年报表的填写与上报工作。
5.定期对幼儿出勤、健康检查、膳食营养、常见病和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儿童健康及营养状况。
6.保健人员应用统计结果分析园内相关问题,写入每学年工作总结,指导实际工作。
7.班级保教人员需按照工作要求及时准确地填写“交接班登记册”、“出勤登记表”、“缺勤幼儿联系”和“班级消毒记录”。
8.园所安排专人负责“大型玩具使用登记册”的填写工作。
9.按规定收集、登记、整理和归档园内的卫生保健工作的情况资料,发现传染病疫情况时,采取及时上报和信息采集措施。
10.加强对幼儿日常晨检、午检等保健资料的登记及统计。
11.园长为本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第一责任人,园卫生保健人员为本园卫生保健信息收集的'具体实施人,负责卫生保健登记与统计档案,确保信息及时、完整、准确。
12.按上级业务指导部门要求及时填报卫生统计报表,并由本单位负责人审阅并签字、盖章后上报。
13.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对全园的卫生保健登记与统计应定期进行整理分析,对幼儿体检、体测资料应有详尽分析和小结。对营养计算数据及时汇总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善。
14.资料的存储:工作记录和健康档案真实、完整、字迹清晰。工作记录及时归档,至少保存3年。资料的长期保存有利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的比较与分析,对有相关卫生保健资料按要求保存,并保密。
15.及时准确地使用妇幼二期系统,进行数据信息的录入及汇总、上报。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13
一、个人卫生与消毒
1、保证儿童认真做到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2、儿童每人一巾,每天清洗并消毒一次,毛巾应放置在阳光通风处晾晒,毛巾挂放有间距,以互相间无重叠为适宜。
3、被褥个人专用,被褥保持清洁、干燥,每月换洗被褥被套一次。
4、保护儿童视力,注意室内采光,照明要符合要求。看电视时儿童与电视机的距离应为电视机对角线的.5—7倍,一次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
5、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大小便和吐痰,不乱丢弃废物等。午睡时要脱外衣、脱鞋,纠正蒙头、吮手、咬被角等不良睡眠习惯。
6、工作人员要仪表整洁,不留长指甲,饭前便后和给儿童开饭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
二、环境卫生消毒
1、室内外环境整洁、安全、无污染。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应作湿性清扫。垃圾污物要及时清除。
2、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夏季空调房间每半日至少通风一次,每次10—15分钟。卧室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
3、夏季要有防蚊、蝇设备,及时消灭蚊、蝇、鼠、蟑螂等病媒昆虫动物。
4、玩具每周至少清洁一次。
5、床围栏、小桌椅等儿童接触密切的物品,每日清洁一次。
6、各班清洁用具(如扫帚、托布、抹布等)要专用,拖布、抹布每次用后要及时清洁干净,干燥保存。
7、厕所要儿童专用,儿童入厕后要及时冲刷,做到清洁、无异味。每天至少消毒一次。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 14
一、工作人员参加托幼工作前,必须参加体检。
二、每年对工作人员、儿童体检一次,发现问题,及时矫治。
三、发现儿童疾病,要采取预防措施,早起隔离、治疗,以免流行传染。
四、儿童生活用品要达到一人一巾、一杯,教育幼儿床单、被褥要勤洗勤晒,不喝生水,衣服要保持整洁。
五、坚持消毒制度,活动室要每天杀菌一次,水杯、毛巾每周消毒一次。
六、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扫制度,搞好室内外绿化、美化,使幼儿有个舒适的环境。
七、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幼儿情况,宣传儿童保健知识,取得家长配合,共同做好儿童保健工作。
【幼儿园卫生保健室上墙制度】相关文章:
学校卫生保健室上墙管理制度12-17
2022幼儿园保健室上墙制度(精选6篇)07-20
幼儿园保健室上墙制度(通用13篇)03-13
企业上墙制度09-15
上墙医院制度11-05
物业车库上墙制度07-02
机关单位平安创建上墙制度06-14
医院上墙的工作制度01-03
上墙文件管理制度06-28
上墙制度自查报告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