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紫外线管理制度

紫外线管理制度

时间:2023-03-20 16:51:55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紫外线管理制度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紫外线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紫外线管理制度

紫外线管理制度1

  一、制定的目的

  为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更好地发挥其消毒作用;并加强紫外线消毒灯的管理,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安全使用制度,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百合花幼儿园各班级、食堂、保健室及其他使用紫外线消毒场所。

  三、管理内容与要求

  1、紫外线灯消毒的适用范围及要求

  紫外线灯消毒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品的`表面消毒。

  2、紫外线灯消毒的使用方法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应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时间从灯亮5分钟后开始计时,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详细记录消毒时间和消毒人。(食堂熟食间每天紫外线灯消毒)

  2)对每支紫外线灯建立使用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每次消毒时间、累计消毒时间、消毒人员姓名等。每支灭菌用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约为800小时,超过800小时后必须及时更换新灯管。

  3)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保持清洁干燥。当室内温度低于20℃或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4)紫外线灯开关应有醒目标志,避免与日光灯开关相混淆。

  3、紫外线灯消毒的注意事项。

  1)紫外线灯照射表面应保持清洁,并每1—2周用酒精棉球(95%)擦拭一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无尘土、无油污。

  2)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粘膜有一定刺激和损害。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时,必须关严门窗,人员全部退出,消毒时不对人直接照射,避免引起损伤。

  3)消毒后关闭紫外线灯,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方可入室。

  4、未按规定安全使用紫外线灯造成意外伤害者,依照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紫外线管理制度2

  一、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二、紫外线灯室内安装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三、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应当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应清洁、充分暴露,表面粗糙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并且要两面照射;对水的'消毒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

  四、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1―2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五、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好日常监测,包括消毒场所(或物品)的名称、灯管照射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六、要做好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对新管在使用前要进行强度监测,强度不得小于100μw/m2;在使用中的灯管应每半年(4月份、10月份)监测一次,灯管强度不得小于70μw/m2,并均要做好记录。一旦低于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七、紫外线消毒,每月应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八、紫外线光源不得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紫外线管理制度3

  1、紫外线灯管的安装,必须按不少于1、5w/m3的.要求安装。

  2、各班级要建立紫外线消毒使用登记本,每半年对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自测一次,并做好换管时间、使用期限、输出强度和使用时间记录。

  3、紫外线灯管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周用无水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以保证消毒效果。

  4、应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要做好防护工作,防止引起损害。

  5、应用紫外线消毒时,室内空气要保持清洁干燥,无尘或水雾,相对湿度在60%,温度20℃为宜,否则应延长照射时间。

  6、用于物体表面照射时,应将物体表面充分暴露,使各面均受到照射,且距离不超过1米。

  7、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因空气和水中悬浮粒子影响消毒效果,应延长照射时间。

  8、直接照射法消毒室内空气时,有效距离在1米以内,时间不少于30分钟。

  9、紫外线强度监测至少每半年一次。

紫外线管理制度4

  医院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一、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二、紫外线灯室内安装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三、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应当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应清洁、充分暴露,表面粗糙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并且要两面照射;对水的消毒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

  四、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1―2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五、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好日常监测,包括消毒场所(或物品)的名称、灯管照射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六、要做好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对新管在使用前要进行强度监测,强度不得小于100μw/m2;在使用中的.灯管应每半年(4月份、10月份)监测一次,灯管强度不得小于70μw/m2,并均要做好记录。一旦低于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七、紫外线消毒,每月应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八、紫外线光源不得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紫外线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紫外线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疫情期间紫外线消毒制度(精选6篇)01-04

销售管理制度管理制度通用10-28

管理制度03-12

管理制度04-09

管理制度厨房管理制度必备10-31

单位管理制度完善单位管理制度12-13

后勤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有哪些05-24

安全标识管理制度_安全标识管理制度05-15

网格管理制度03-14

紫外线管理制度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紫外线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紫外线管理制度

紫外线管理制度1

  一、制定的目的

  为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使用,更好地发挥其消毒作用;并加强紫外线消毒灯的管理,规范紫外线消毒灯的安全使用制度,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百合花幼儿园各班级、食堂、保健室及其他使用紫外线消毒场所。

  三、管理内容与要求

  1、紫外线灯消毒的适用范围及要求

  紫外线灯消毒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品的`表面消毒。

  2、紫外线灯消毒的使用方法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应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时间从灯亮5分钟后开始计时,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详细记录消毒时间和消毒人。(食堂熟食间每天紫外线灯消毒)

  2)对每支紫外线灯建立使用记录,内容包括日期、每次消毒时间、累计消毒时间、消毒人员姓名等。每支灭菌用紫外线灯的使用寿命约为800小时,超过800小时后必须及时更换新灯管。

  3)用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保持清洁干燥。当室内温度低于20℃或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4)紫外线灯开关应有醒目标志,避免与日光灯开关相混淆。

  3、紫外线灯消毒的注意事项。

  1)紫外线灯照射表面应保持清洁,并每1—2周用酒精棉球(95%)擦拭一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无尘土、无油污。

  2)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粘膜有一定刺激和损害。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时,必须关严门窗,人员全部退出,消毒时不对人直接照射,避免引起损伤。

  3)消毒后关闭紫外线灯,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方可入室。

  4、未按规定安全使用紫外线灯造成意外伤害者,依照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紫外线管理制度2

  一、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二、紫外线灯室内安装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三、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应当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应清洁、充分暴露,表面粗糙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并且要两面照射;对水的'消毒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

  四、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1―2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五、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好日常监测,包括消毒场所(或物品)的名称、灯管照射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六、要做好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对新管在使用前要进行强度监测,强度不得小于100μw/m2;在使用中的灯管应每半年(4月份、10月份)监测一次,灯管强度不得小于70μw/m2,并均要做好记录。一旦低于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七、紫外线消毒,每月应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八、紫外线光源不得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紫外线管理制度3

  1、紫外线灯管的安装,必须按不少于1、5w/m3的.要求安装。

  2、各班级要建立紫外线消毒使用登记本,每半年对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自测一次,并做好换管时间、使用期限、输出强度和使用时间记录。

  3、紫外线灯管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周用无水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以保证消毒效果。

  4、应用紫外线消毒时,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要做好防护工作,防止引起损害。

  5、应用紫外线消毒时,室内空气要保持清洁干燥,无尘或水雾,相对湿度在60%,温度20℃为宜,否则应延长照射时间。

  6、用于物体表面照射时,应将物体表面充分暴露,使各面均受到照射,且距离不超过1米。

  7、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因空气和水中悬浮粒子影响消毒效果,应延长照射时间。

  8、直接照射法消毒室内空气时,有效距离在1米以内,时间不少于30分钟。

  9、紫外线强度监测至少每半年一次。

紫外线管理制度4

  医院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一、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二、紫外线灯室内安装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三、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应当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应清洁、充分暴露,表面粗糙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并且要两面照射;对水的消毒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

  四、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1―2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五、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好日常监测,包括消毒场所(或物品)的名称、灯管照射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六、要做好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对新管在使用前要进行强度监测,强度不得小于100μw/m2;在使用中的.灯管应每半年(4月份、10月份)监测一次,灯管强度不得小于70μw/m2,并均要做好记录。一旦低于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七、紫外线消毒,每月应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八、紫外线光源不得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