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酒店卫生管理制度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

时间:2023-07-05 15:09:02 制度 我要投稿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必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酒店卫生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必备]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1

  1、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及个人卫生制度

  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一)住宿场所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上岗前须取得“健康合格证”。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继续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健康合格证”不得涂改、转让、倒卖、伪造。

  (二)从业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可疑传染病患者须随时进行健康检查,明确诊断。

  二、卫生知识培训管理

  (一)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

  (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

  (三)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三、个人卫生管理

  (一)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

  (二)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2、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一)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二)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

  (七)客用棉织品清洗消毒前后应分设存放容器。

  (八)客用棉织品、客人送洗衣物、清洁用抹布应分类清洗。

  (九)清洗程序应设有高温或化学消毒过程。

  (十)棉织品经晒干烘干后应在洁净处整烫折叠,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及时运送至储藏间保存。

  3、卫生检查奖惩考核管理制度

  一、自查由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组织计划,分管领导带队,每

  月不少于一次,定期对本单位从业人员开展卫生考核工作。

  二、检查内容主要是服务过程中的卫生状况,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记录。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相应责任人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以后

  每次罚款20元并通报批评:

  1、健康检查合格证明过期,进行卫生操作时未穿工作服或工作服不洁的;

  2、客用饮具表面不光洁、有油渍、水渍和异味;

  3、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或一次性卫生用品超过有效期、重复使用一次性卫生用品;

  4、床上用品未能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

  5、卫生间有积水、积粪、有异味;

  6、客房未及时清洁或未按照程序进行卫生清洁;

  7、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损坏未及时报告的;

  8、地面有果皮、痰迹和垃圾的;

  9、发现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未及时报告的。

  四、对工作出色,卫生工作良好的,一次给予50元的奖励。

  4、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通风系统清扫管理制度

  (一)室外公共区域应随时保持干净整洁。

  (二)室内公共区域地面、墙面、门窗、桌椅、地毯、台面、镜面等应保持清洁、无异味。

  (三)废弃物应每天清除一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四)洗衣房的'洁净区与污染区应分开,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设施设备日常保养及运行状态良好。

  (五)定期进行病媒生物防治,蟑螂密度、鼠密度应符合卫生要

  求。

  (六)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室内空气、用品用具等定期进行检测。

  5、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住宿场所应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

  (二)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责任报告人要及时(在发生事故2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如重大事故和可疑刑事案件等)必须同时报告公安部门

  (三)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范围:

  微小气侯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生活饮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等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

  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

  (四)发生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经营单位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抢救受害者脱离现场,迅速送病人到医疗机构,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2

  一、岗位卫生责任制度

  (一)总则

  1酒店场所内、外环境整洁,经常开窗换气;不乱放、挂或晾晒衣物等;从业人员的日常生活和用具不与顾客用品混用、混放;工作间的摆放要合理、整洁,每层客房应设专用消毒及顾客用品保洁柜;使用的抹布一定要清洁卫生,专布专用,物见本色应定期消毒;窗台式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积尘。

  2卧具要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卫生洁具及餐具应一客一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滋生条件的措施,彻底消减室内的蚊、蝇、蟑螂和老鼠。

  4认真执行“法定传染病报”及“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

  (二)客用口杯、茶杯消毒制度

  1消毒剂:一片净消毒片,优氯净消毒粉。

  2清洁剂:去污粉、洗衣粉。

  3消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

  4存放工具:储存柜。

  5程序

  (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

  (2)把茶杯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

  (3)用消毒剂配上一定量例水装到消毒桶内,按药剂说明为准,一桶水放一片“一片净”消毒片;

  (4)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5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连同铁框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

  (5)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45分钟后将茶杯取出;

  (6)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里以便备用;

  (7)在消毒记录上做到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姓名。

  (三)餐饮部卫生管理制度

  1个人卫生

  (1)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和被褥;勤换工作服;

  (2)上班前和大小便后要洗手;

  (3)要有健康意识,定期作体格检查,预防疾病,当发现有感冒、咽喉炎、肝炎、皮肤病时应主报上司,休假疗养好再上班;

  (4)管理人员应十分重视服务人员的个人卫生与健康,要为他们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并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使个人卫生形成制度。

  2工作卫生

  (1)当班时避免触摸头发或面孔,不能对着食品顾客咳嗽、打喷嚏;不准随地吐痰;不准吸烟;

  (2)手指不可接触到食物,亦不可碰触杯口、刀尖、筷子前端及汤匙盛汤部分;

  (3)服务员使用的抹布、垫布等每天要清洗干净,用开水浸烫,以减少或消灭细菌;托盘等工具必须保持清洁;

  (4)凡腐烂变质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坚决不出售;

  (5)从碟上掉落下来的食物不可给客人食用;

  (6)不可使用掉落地上的餐具及席巾;

  (7)对不干净的餐具和台布要及时送回洗洁处清洗,不可摆用;

  (8)严禁随地丢弃废纸、倒水、乱放茶水杯;

  (9)不同的食物不要随便混淆,以免有损味道;

  (10)在服务过程中要留心就餐者,发现病态者及带菌者,对其所用餐具要单独收拾,重点消毒;

  (11)收餐时注意卫生,牙签、纸巾等杂料当尽力避免掉在地上,以免不雅和增加清洁困,正确的方法是:先拿开碗碟等餐具,用台布包住倒杂料或用扫把清扫;

  (12)在适当情况下,要经常使用托盘,训练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服务员。

  3环境卫生

  (1)餐厅里的环境卫生主要包括餐厅、通道、厕所、休息室、工作间(厨房)、绿化带、停车场等场所的卫生;要搞好环境卫生,必须做到“四定”,即:定人、定时间、定物、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做好处处有人清洁,勤检查、保证时时清洁;要做到市前整理,市后清理,平日小扫,每周大扫,以保证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范文)化;

  (2)环境卫生包括的工作,经常性的工作是:店堂要天天打扫,桌椅要随时抹净,门窗玻璃要经常控洗;做到四壁无尘、窗明几净、地板清洁、桌椅整洁;随时清除垃圾、杂物,要提醒客人不要将残渣吐在地上;对餐厅周围的垃圾溲水要经常清洁,餐厅内不准堆放杂物,凡私人用品和扫帚、拖布、垃圾铲等放在保管室,切忌堆放在客人洗手的池边或厕所过道中;空酒瓶、盒等物品不要堆放在餐厅里;

  (3)厕所要勤冲洗、勤打扫,做到无积尘、无异味;

  (4)要采取有效措施,消灭苍蝇、老鼠和蟑螂等害虫;

  (5)公共场所、大门口、停车场、绿化带等的清洁亦不可忽视,这往往是留给客人的“第一印象”;

  (6)服务人员也是环境清洁的风景线,仪表仪容举止都应符合卫生规范;

  (7)在进行上述的清洁工作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时机如擦玻璃要注意选择天时,阴天或早晨、黄昏无阳光照射时,窗面污渍易看清,是擦窗的最佳时间;如果在强烈的阳光下擦窗,污渍发干结块,导致不易擦净,操作人中也容易眼睛发花,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正确简单的擦窗方法是选择合适的天时,用一块干净吸水不脱毛的揩布,在清水中浸湿绞干后,先将玻璃窗擦一遍,待其干后,再用清洁的干布揩清、擦亮,如有严重污渍的可用玻璃清洁剂或去污粉揩,揩布严禁有油;或用专门的玻璃擦擦洗亦是很好办法。

  4餐具卫生

  (1)餐具的卫生要求是“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保证餐具无油腻、无污渍、无水迹、无细菌;

  (2)刮:餐具洗涤前,先刮去盘、碗中的.剩菜,并将大件餐具与小件餐具分开,分别清洗,以免损坏;

  洗:因盘碗一般都有油腻,要用热水清洗或于水中放适量洗洁精以去油腻;

  过:洗涤后要用清水冲干净;

  消毒:常用的消毒法如:蒸气消毒、开水消毒、药物消毒、电子消毒等。

  5食品卫生

  (1)食物的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2)厨房人员在出品过程中,要注意清洗、存放、拿取的卫生,尽量戴工作帽,避免头发掉落在食物上;

  (3)从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营业员(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零售单位不收购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出售腐烂变质食品,不用手拿食品,不用废纸、污纸包装食品。

  二、健康检查制度

  1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2健康证到期人员随时体检。

  3 整理健康证到期人员名单,以发文形式通知各部门人员。 4体检结果出来后,把不合格人员名单交至人事培训部按规定处理。

  三、奖惩制度及奖惩细则

  1日常卫生、计划卫生经检查多次达标并受到领导表扬,按《服务奖惩条例》进行奖励(每月客房部卫生大检查两次)。

  2无视职业道德,用四巾擦卫生间或其他脏部,每次发现扣当月全额奖金,录入员工档案;

  3卫生工作不按程序,违反卫生规定或损坏卫生设备,每次发现记过并罚款50元。

  4退房清扫卫生不按规定程序操作,不按规定换茶具,不执行卫生清洗及消毒程序规定消毒制度,每次发现警告一次,罚款20元,一个月内重犯记过并罚款50元。

  5晚班卫生领班检查不合格,不返工或返工仍不合格,一次扣10元。

  6主管检查小夜卫生不合格,一次扣20元,以小夜工作记录本为准。

  7领班检查过并返工合格的卫生,经主管检查发现不合格,扣领班每间20元,依此类推;

  8领班不按规定检查卫生或没填写领班检查表,一次扣10元。 9使用客用卫生间或客房卫生设施,一次扣10元。

  四、公共场所管理制度及禁示制度

  1公共场所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要求,主要有空气、微小气候(温度、湿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音;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2严格执行卫生部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理实施细则》中的总则、卫生管理、卫生监督、罚则、附则等内容。

  3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必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10-07

(经典)酒店卫生管理制度07-25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03-03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09-08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精选)07-05

(精选)酒店卫生管理制度07-10

[精选]酒店卫生管理制度07-11

(精选)酒店卫生管理制度07-11

酒店餐饮卫生管理制度04-21

酒店厨房卫生管理制度04-22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必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酒店卫生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必备]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1

  1、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及个人卫生制度

  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一)住宿场所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上岗前须取得“健康合格证”。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继续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健康合格证”不得涂改、转让、倒卖、伪造。

  (二)从业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可疑传染病患者须随时进行健康检查,明确诊断。

  二、卫生知识培训管理

  (一)从业人员应当完成规定学时的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基本卫生知识和卫生操作技能等。

  (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

  (三)从业人员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三、个人卫生管理

  (一)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

  (二)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

  2、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

  (一)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二)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

  (七)客用棉织品清洗消毒前后应分设存放容器。

  (八)客用棉织品、客人送洗衣物、清洁用抹布应分类清洗。

  (九)清洗程序应设有高温或化学消毒过程。

  (十)棉织品经晒干烘干后应在洁净处整烫折叠,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及时运送至储藏间保存。

  3、卫生检查奖惩考核管理制度

  一、自查由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组织计划,分管领导带队,每

  月不少于一次,定期对本单位从业人员开展卫生考核工作。

  二、检查内容主要是服务过程中的卫生状况,是否按操作规程操作,并做好记录。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相应责任人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以后

  每次罚款20元并通报批评:

  1、健康检查合格证明过期,进行卫生操作时未穿工作服或工作服不洁的;

  2、客用饮具表面不光洁、有油渍、水渍和异味;

  3、供顾客使用的化妆品或一次性卫生用品超过有效期、重复使用一次性卫生用品;

  4、床上用品未能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

  5、卫生间有积水、积粪、有异味;

  6、客房未及时清洁或未按照程序进行卫生清洁;

  7、防蝇、蚊、蟑螂和防鼠害的设施损坏未及时报告的;

  8、地面有果皮、痰迹和垃圾的;

  9、发现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未及时报告的。

  四、对工作出色,卫生工作良好的,一次给予50元的奖励。

  4、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通风系统清扫管理制度

  (一)室外公共区域应随时保持干净整洁。

  (二)室内公共区域地面、墙面、门窗、桌椅、地毯、台面、镜面等应保持清洁、无异味。

  (三)废弃物应每天清除一次,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

  (四)洗衣房的'洁净区与污染区应分开,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设施设备日常保养及运行状态良好。

  (五)定期进行病媒生物防治,蟑螂密度、鼠密度应符合卫生要

  求。

  (六)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室内空气、用品用具等定期进行检测。

  5、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住宿场所应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

  (二)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责任报告人要及时(在发生事故2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如重大事故和可疑刑事案件等)必须同时报告公安部门

  (三)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范围:

  微小气侯或空气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生活饮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介水传染性疾病流行和中毒;

  公共用具、用水和卫生设施等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

  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杀虫剂等中毒。

  (四)发生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经营单位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抢救受害者脱离现场,迅速送病人到医疗机构,协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故的继发。

  (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健康危害事故。

酒店卫生管理制度2

  一、岗位卫生责任制度

  (一)总则

  1酒店场所内、外环境整洁,经常开窗换气;不乱放、挂或晾晒衣物等;从业人员的日常生活和用具不与顾客用品混用、混放;工作间的摆放要合理、整洁,每层客房应设专用消毒及顾客用品保洁柜;使用的抹布一定要清洁卫生,专布专用,物见本色应定期消毒;窗台式空调器滤网或风扇清洁无积尘。

  2卧具要一客一换、长住客每周一换,卫生洁具及餐具应一客一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采取消除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滋生条件的措施,彻底消减室内的蚊、蝇、蟑螂和老鼠。

  4认真执行“法定传染病报”及“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报告”制度。

  (二)客用口杯、茶杯消毒制度

  1消毒剂:一片净消毒片,优氯净消毒粉。

  2清洁剂:去污粉、洗衣粉。

  3消毒工具:消毒柜、消毒桶、百洁布。

  4存放工具:储存柜。

  5程序

  (1)从客房撤出的茶杯、口杯放到消毒间倒尽茶水;

  (2)把茶杯放到清洗池内,用清洁剂洗净,然后放到冲洗池内用清水冲净;

  (3)用消毒剂配上一定量例水装到消毒桶内,按药剂说明为准,一桶水放一片“一片净”消毒片;

  (4)将洗过的茶杯、口杯浸泡在消毒水内,时间至少5分钟以上(化学消毒法),或将清洗好的茶杯、口杯擦干连同铁框一并放到消毒柜内消毒(物理消毒法);

  (5)打开消毒电源(自动消毒),消毒至少45分钟后将茶杯取出;

  (6)取出已消毒茶杯、口杯储存到封闭的保洁柜里以便备用;

  (7)在消毒记录上做到登记,记录消毒的时间和姓名。

  (三)餐饮部卫生管理制度

  1个人卫生

  (1)做到四勤: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和被褥;勤换工作服;

  (2)上班前和大小便后要洗手;

  (3)要有健康意识,定期作体格检查,预防疾病,当发现有感冒、咽喉炎、肝炎、皮肤病时应主报上司,休假疗养好再上班;

  (4)管理人员应十分重视服务人员的个人卫生与健康,要为他们创造一些必要的条件,并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使个人卫生形成制度。

  2工作卫生

  (1)当班时避免触摸头发或面孔,不能对着食品顾客咳嗽、打喷嚏;不准随地吐痰;不准吸烟;

  (2)手指不可接触到食物,亦不可碰触杯口、刀尖、筷子前端及汤匙盛汤部分;

  (3)服务员使用的抹布、垫布等每天要清洗干净,用开水浸烫,以减少或消灭细菌;托盘等工具必须保持清洁;

  (4)凡腐烂变质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坚决不出售;

  (5)从碟上掉落下来的食物不可给客人食用;

  (6)不可使用掉落地上的餐具及席巾;

  (7)对不干净的餐具和台布要及时送回洗洁处清洗,不可摆用;

  (8)严禁随地丢弃废纸、倒水、乱放茶水杯;

  (9)不同的食物不要随便混淆,以免有损味道;

  (10)在服务过程中要留心就餐者,发现病态者及带菌者,对其所用餐具要单独收拾,重点消毒;

  (11)收餐时注意卫生,牙签、纸巾等杂料当尽力避免掉在地上,以免不雅和增加清洁困,正确的方法是:先拿开碗碟等餐具,用台布包住倒杂料或用扫把清扫;

  (12)在适当情况下,要经常使用托盘,训练自己成为一名出色的服务员。

  3环境卫生

  (1)餐厅里的环境卫生主要包括餐厅、通道、厕所、休息室、工作间(厨房)、绿化带、停车场等场所的卫生;要搞好环境卫生,必须做到“四定”,即:定人、定时间、定物、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做好处处有人清洁,勤检查、保证时时清洁;要做到市前整理,市后清理,平日小扫,每周大扫,以保证卫生工作经常化、制度(范文)化;

  (2)环境卫生包括的工作,经常性的工作是:店堂要天天打扫,桌椅要随时抹净,门窗玻璃要经常控洗;做到四壁无尘、窗明几净、地板清洁、桌椅整洁;随时清除垃圾、杂物,要提醒客人不要将残渣吐在地上;对餐厅周围的垃圾溲水要经常清洁,餐厅内不准堆放杂物,凡私人用品和扫帚、拖布、垃圾铲等放在保管室,切忌堆放在客人洗手的池边或厕所过道中;空酒瓶、盒等物品不要堆放在餐厅里;

  (3)厕所要勤冲洗、勤打扫,做到无积尘、无异味;

  (4)要采取有效措施,消灭苍蝇、老鼠和蟑螂等害虫;

  (5)公共场所、大门口、停车场、绿化带等的清洁亦不可忽视,这往往是留给客人的“第一印象”;

  (6)服务人员也是环境清洁的风景线,仪表仪容举止都应符合卫生规范;

  (7)在进行上述的清洁工作时,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时机如擦玻璃要注意选择天时,阴天或早晨、黄昏无阳光照射时,窗面污渍易看清,是擦窗的最佳时间;如果在强烈的阳光下擦窗,污渍发干结块,导致不易擦净,操作人中也容易眼睛发花,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正确简单的擦窗方法是选择合适的天时,用一块干净吸水不脱毛的揩布,在清水中浸湿绞干后,先将玻璃窗擦一遍,待其干后,再用清洁的干布揩清、擦亮,如有严重污渍的可用玻璃清洁剂或去污粉揩,揩布严禁有油;或用专门的玻璃擦擦洗亦是很好办法。

  4餐具卫生

  (1)餐具的卫生要求是“四过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保证餐具无油腻、无污渍、无水迹、无细菌;

  (2)刮:餐具洗涤前,先刮去盘、碗中的.剩菜,并将大件餐具与小件餐具分开,分别清洗,以免损坏;

  洗:因盘碗一般都有油腻,要用热水清洗或于水中放适量洗洁精以去油腻;

  过:洗涤后要用清水冲干净;

  消毒:常用的消毒法如:蒸气消毒、开水消毒、药物消毒、电子消毒等。

  5食品卫生

  (1)食物的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2)厨房人员在出品过程中,要注意清洗、存放、拿取的卫生,尽量戴工作帽,避免头发掉落在食物上;

  (3)从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采购员不买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营业员(服务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零售单位不收购腐烂变质的食品,不出售腐烂变质食品,不用手拿食品,不用废纸、污纸包装食品。

  二、健康检查制度

  1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2健康证到期人员随时体检。

  3 整理健康证到期人员名单,以发文形式通知各部门人员。 4体检结果出来后,把不合格人员名单交至人事培训部按规定处理。

  三、奖惩制度及奖惩细则

  1日常卫生、计划卫生经检查多次达标并受到领导表扬,按《服务奖惩条例》进行奖励(每月客房部卫生大检查两次)。

  2无视职业道德,用四巾擦卫生间或其他脏部,每次发现扣当月全额奖金,录入员工档案;

  3卫生工作不按程序,违反卫生规定或损坏卫生设备,每次发现记过并罚款50元。

  4退房清扫卫生不按规定程序操作,不按规定换茶具,不执行卫生清洗及消毒程序规定消毒制度,每次发现警告一次,罚款20元,一个月内重犯记过并罚款50元。

  5晚班卫生领班检查不合格,不返工或返工仍不合格,一次扣10元。

  6主管检查小夜卫生不合格,一次扣20元,以小夜工作记录本为准。

  7领班检查过并返工合格的卫生,经主管检查发现不合格,扣领班每间20元,依此类推;

  8领班不按规定检查卫生或没填写领班检查表,一次扣10元。 9使用客用卫生间或客房卫生设施,一次扣10元。

  四、公共场所管理制度及禁示制度

  1公共场所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和要求,主要有空气、微小气候(温度、湿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音;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2严格执行卫生部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理实施细则》中的总则、卫生管理、卫生监督、罚则、附则等内容。

  3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