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噪声管理制度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噪声管理制度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噪声管理制度范文1
一、建立健全职业危害管理机构,配备或聘请有资质的部门开展噪声检测工作
二、煤矿作业场所噪声每天至少监测1次。
三、煤矿作业场所的监测地点主要包括:井工矿的风动凿岩机、风镐、局部通风机、煤电钻、乳化液机、采煤机、带式输送机、运输车等地点。在每个检测地点选择3个测点,取平均值。
四、露天矿应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检修,避免机械部件松动,并采取对驾驶室进行密闭隔音处理等措施,控制露天煤矿噪声。
五、保持设备的经常性完好,发挥设备本身的消音降噪功能,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噪声指标超过标准时,要立即进行检修,直到符合标准才可使用。
六、工作人员配备切实有效的劳动保护用品或实行轮班工作制,以减少与噪声接触的时间。
九、加强设备维修,减少机械老化带来的'噪声。
十、加强个人防护:接触强噪声的工人应佩带耳塞、耳罩等,以减少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十一、采用隔声、吸声等办法:强噪声源应安置消音器或隔离机罩等。
噪声管理制度范文2
一、目的
加强噪声的控制管理,减少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二、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管理处在生产经营、办公、生活和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噪声的控制。
三、职责
1、办公室负责全处范围内噪声治理工作的监督。
2、各科室、单位负责本科室、单位范围内的噪声控制管理。
四、管理规定
1、矿井存在的主要噪声来源:
矿井产噪设备主要有:风机、坑木加工房电锯及物料运输等。主要的是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等而引起的机械性噪声以及由于气流的起伏运动或气体动力引起的空气动力性噪声。
2、噪声控制措施
(1)总平面布置尽量将生产高噪声的设备集中布置,生厂区与办公区分开布设,两区有辅助建筑相隔,并考虑地形,声源方向性,噪声强弱和绿化等因素,利用地形,辅助厂房,树木等阻挡噪声的传播。
(2)设计将高燥声设备如通风机,泵类等设置于室内,利用建筑物隔声。
(3)尽量选用低噪声型号及对环境小的产品。
(4)水泵,风机基础选用高隔振系数材料,设计选用钢弹簧与橡胶复合串联式隔振基础,减少向楼板等支承结构传振。
(5)洗衣房所有设备安置在专门的房间内,尽量降低噪音。
(6)对坑木加工房进行封闭。
(8)在厂界四周,高噪声车间,厂区道路两侧植灌木、乔木和林带绿化起到阻止噪声传播的'作用。
(9)运输车辆要限制车速,在夜间要禁止鸣笛。
3、接受者的防护
(1)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适当配备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管理制度范文3
1、目的
加强噪声的控制管理,减少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管理处在生产经营、办公、生活和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噪声的控制。
3职责
3.1办公室负责全处范围内噪声治理工作的监督。
3.2各科室、单位负责本科室、单位范围内的噪声控制管理。 4管理规定
4.1管理处存在的主要噪声源:
---各种机电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如发电机、空调、厨房设备等。
---车辆、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
---其它。
4.2噪声的控制措施
4.2.1机电设备噪声的控制措施
a)在操作中严格遵守机电设备的操作规程,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尽量减少各种机电设备运转的时间,用完后及时关闭。
c)按照机电设备的检查与维护要求,定期做好加注润滑油(脂),更换易损件,紧固各个零部件等工作。
e)尽可能将噪声源与工作人员相隔离,减少噪声对接受者的影响。
a)严格遵守车辆、机械设备操作规范,防止因误操作而产生异常噪音。
b)定期对车辆、机械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保持其技术性能良好,使其排放的噪声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c)检查车辆、机械设备的状态时,注重对其噪声的监测,对超过噪声排放标准的车辆、机械设备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d)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的检查工作,遇到突发情况时,及时修理产生异常噪音的车辆、机械设备,缩短异常噪音的排放时间。
e)进入管理处区域内的车辆及外部车辆禁止鸣喇叭。
f)做好道路养护工作,提高路面质量,在相关路段设置隔音屏障。
4.2.3养护、其他工程施工中噪声的控制措施
a)工程主管部门应要求施工单位作业时,符合国家规定的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b)施工单位在管理处区域内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和合理的作业时间安排,尽量减少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c)对超过噪声标准的作业,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提前告知相关部门。
4.2.4对其它类噪音的控制措施
a)在使用音响设备时,应注意音量的大小,并且禁止在办公室区域内大声喧哗。
b)在办公室区域内,尽量减少各种办公设备的工作时间,用完后及时关闭。
c)加强门窗的密封性,做到随时关闭门窗,将工作人员与噪声源隔离开。
4.2.5在各种生产活动中,应注意改进工艺流程及工作程序,减少各种设备因长时间运转所产生的噪声。
4.2.6及时更换超过使用年限的设备。在购置新的车辆及设备时,应进行评价,其噪声排放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低噪声的设备及车辆,以减少噪声的排放。
4.3接受者的防护
4.3.1根据实际情况,允许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适当配备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
4.3.2安排工作时,尽可能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5相关文件
5.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5.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噪声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企业噪声制度(精选5篇)08-05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03-24
噪声污染调查报告02-04
关于噪声污染的调查报告12-12
八年级“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12-29
销售管理制度管理制度通用10-28
管理制度09-05
管理制度厨房管理制度必备10-31
单位管理制度完善单位管理制度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