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小学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制度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制度,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制度1
家校联系是班主任与家长互相交流沟通,了解、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教师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融合关系,改进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共同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特制定以下制度:
1、牢固树立正确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专门向家长告状的不良倾向,确实努力提高学校与家庭联系质量。
2、积极主动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并利用正确渠道、采用正确的方式,实事求是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做到公正、公平,不虚报、不隐瞒。
3、落实执行学校家访工作制度,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及时完成本班学生重点家访任务,同时,在家访过程中及时做好有关记录与反馈工作。
4、认真组织家长参加家长会,组织家长参加家长学校活动,并按家庭教育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开展班级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不断改善与促进家庭教育质量提高。
5、学生在校突然不适或发病,应当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并由家长领回进行治疗,如在校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在先与家长取得联系的同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小学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制度2
1.成立家委会和家教指导联系网络,形成园长负责,家长参与,教师指导,后勤参加,人人重视的局面。
2.每学期开学召开班级或全园家长会一至二次。
3.家委会每学期活动1~2(期初或期中、末)
4.每学期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一次或二次,召开各类型的家长会。
5.每月通过家园联系、家园宣传栏、家长接待等形式,及时了解幼儿生活、学习、健康情况,增长育儿知识。
6.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家长需求,在教养孩子中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开设家教讲座并指导,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
家长学校考勤制度
1.家长能积极参加每次园内各类型的开放活动,参与讨论,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各类活动要求及能力,促进家长科学育儿。
2.家长出入幼儿园要仪表整洁大方,谈吐举止文明礼貌,堪为幼儿表率。
3.尊重幼儿、尊重教师,积极与幼儿园配合,经常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提供建议,共同教育好幼儿。
4.爱护公物,教育幼儿协作保护幼儿园的设施和各种玩具器械等,讲究卫生,不乱扔杂物。
家长学校考核制度
1.定期向家长进行各类调查,征求家长对学校管理,服务等意见,发挥家长监督、管理。
2.对家长的建议、意见批评、表扬等,尽力做好工作并给予答复。
3.对家长家教知识考核,对家长疑问给予解答,指导,使家长掌握有关正确的'家教观念、育儿知识与技能。
家长学校结业制度
家长能尊重幼儿,尊重教师,为幼儿作表率。能积极与幼儿园配合,经常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提供建议,共同教育好幼儿的给予颁发结业证书,部分家长表现特出给予奖励。
小学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制度3
1、认真履行辅导员职责,兼任一个年级的大队辅导员,协助年级组长做好所在年级的管理工作和各项考核工作。
2、热爱少先队工作,关心爱护队员,能作少先队员的表率。
3、根据家长学校工作要求和学校管理中心工作计划制订学期家长学校工作计划,期末写好总结。
3、指导本大队各中队开展好活动,定期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认真组织大队活动和各种专题竞赛活动,一学期教育活动不少于2次。
4、建立和健全大队委员组织,配合学校搞好学习型班集体创建活动与中队红领巾岗哨值日活动,认真做好大队委员的改选工作,定期召开队干部会议,指导他们开展活动。
5、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布置并督查各中队每月一次的.红领巾角,二周一期的黑板报,组织好红领巾广播站活动,推荐好升旗手,指导出好红领巾小报。
6、建立和健全少先队“小家务”,培养好鼓号队、护旗手,记载好大队日志,并认真做好资料的积累。
7、搞好假日小队指导工作,配合各处室开展好有关的竞赛评比和督查工作。
8、培养好一支小记者队伍,鼓励他们积极写稿,向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和有关报刊杂志投稿。
9、加强少先队理论学习和研究,积极开展少先队课题研究。
10、积极参加各级辅导员培训,并重视对中队辅导员的培训;协助少先队总辅导员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1、做好家长委员会和校信通各项工作,组织好各年级家长会。
12、做好周一升旗仪式的考核工作和“三面流动红旗”的评比工作。
13、负责家长学校材料的撰写、收集和整理工作,迎接相关部门的检查和评比。
【小学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制度】相关文章:
家校联系制度07-05
学校家校联系制度11-15
家校联系制度(通用8篇)10-09
家校联系学校工作总结05-06
关于家校联系工作计划范文(精选3篇)05-07
关于联系制度02-28
幼儿园家校联动制度方案11-15
小学家长学校制度03-13
家长联系制度集合11-13
社区家长联系制度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