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医疗器械仓库保管制度3篇(精华)
在现在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制度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疗器械仓库保管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医疗器械仓库保管制度1
一、入库与保管
1.每月按科需要量制定各种器材物品的采购计划,交采购人员进货。采购人员要从正常渠道并货比三家后慎重采购。
2.购进及退库物品由采购人员或经手人根据原始单据填写入库单,会同保管人员共同验收并签字。
3.验收时详细检查,认真核对品名、规格、质量、数量、金额,无误后方可入库,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退货。
4.入库单一式三份,第一联采购存查;第二联随原始单据向财务部门报销;第三联保管人员做记账凭证。
5.仓库物品应按各种性能规格分类保管,注意室内温度、湿度、避光、通风及失效期,防止失效和变质。
6.每次发放完毕,应出账核对实物一次,每季度与财务科核对一次,以掌握全年进销金额及合理库存,保证账实相符,避免脱档和积压。专科使用消耗品,由仓库保管,不得以领代销。
7.各科新领的医疗器械,按规定品种随时填入各器械分户账内,报废的医疗器械也必须从分户账内减去,半年与各科核对账目一次。
8.严格执行报废赔偿制度,加强医疗器械的修理和修旧利废,保证医疗需要,节约开支。
9.每年到各科室了解大型医疗器械的使用和保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追查责任。
10.保管人员调动工作时,必须办理移交手续并应由科主任监交,交接双方与监交人应在有关账卡、表格上签字以示负责。
11.仓库应设置防火设备,门窗牢固,注意随时加锁,经常检查,下班后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12.严格管理,随时宣传节约开支,杜绝浪费。
二、采购
1.根据各专业科室业务性质和医疗教学科研需要,应有计划地进行采购。固定资产需科主任和分管院长同意签字后,方能采购。1000元以上的资产,需院长办公会讨论批准后,方能采购。
2.库存定额在供货正常情况下,一般限定4~6月的库存量,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
3.对抢救患者急需物品,可随时采购。采购员要千方百计联系货源,保障临床抢救使用。
三、报废领发
1.各科室每月9日、24日将领取及报废物品填领条及报废单,按时领取。报废物品需持实物,填写好报废、赔偿单,根据医院有关规定予以报废或赔偿。
2.大型仪器报废须经科主任签字,上报院长批准。
3.每月按规定时间,根据各科室需要发放各种物品。发放时由保管人员填写出库单,一式三份(一份交需方、一份交财务科、一份作库存)并应双方签字。
4.进口仪器及大型医疗器械,经技师验收后发放,同时向使用者讲解仪器性能、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医疗器械仓库保管制度三类医疗器械仓库要求
一、目的:为保证在库储存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医疗器械产品入库后,按各类产品对储存的要求不同合理安排储存区域。
三、药品储存实行色标管理。其统一标准是待验库(区)、退货库为黄色;合格品库、待运库(区)为绿色,不合格药品库为红色。
四、搬运和堆垛要严格按照医疗器械产品外包装图示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医疗器械产品控制堆放高度。
五、医疗器械产品堆垛要留有一定距离。因师器械产品与墙、柱、屋顶(房梁)、设施设备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10厘米。
六、医疗器械产品应分类相对集中存放,按批号及有效期远近依次、分开堆码。
七、妥善保管无菌器械,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应当按照无菌器械存放要求,并与其他医疗器械分区储存。
八、保管员必须凭验收员签字的入库交接单入库。
九、医疗器械入库时,必须认真核对品名、规格、数量、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等。对货与单不符或质量异常的产品拒绝入库,并及时退返给验收组。
十、保管员核对无误后,应在入库交接单上签字。
十一、保管员凭销售发票发货,严禁无票发货和白条发货。发货时,核对品名、规格、数量产品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等内容。发货完毕,交复核员复核。
十二、仓库如发现下列情况保管员有权拒绝发货,并通知院感科处理:
1、外观性状发生变化,包括变色、发霉、生锈、包装破损、质量变异等。
2、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小包装出现破损。
3、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
4、产品已超过有效期。
十三、每月下旬对有效期在6个月内的医疗器械填写近效期商品催销表,报采供科、院感科各一份。
十四、库存药品要进行月对季盘,做到账货相符。
十五、贮存中发现医疗器械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采供科负责人进行处理。
十六:认真做好仓库的卫生工作,每天下班之前清理仓库的杂物。
医疗器械仓库保管制度2
一、仓库应以“安全、方便、节约”的原则,正确选择存储仓位,合理使用仓容,堆码合理、整齐,无倒置现象。
二、仓储空间实行色标管理,绿色区域为合格区、黄色区域为退货区、红色区域为不合格区域。
三、近效期医疗器械要有明显的标志和示意牌。对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的产品应按月填写近效期医疗器械催销表。
四、根据医疗器械的性能及要求,将产品库内温度控制在1-30度,湿度在45-75%之间。
五、库房内应配置垫仓板等与保持地面距离的设施、配置测量和调节温湿度设施、配置避光通风设施、配置符合要求的照明设施,配置消防、安全防鼠、防虫、防尘设施。
六、仓库周围无污染源,环境清洁。库房与营业场所应有隔离设施,面积与经营规模相适应。
七、医疗器械养护员应做好夏防、冬防等季节的养护工作,定期检查储存产品的质量,对近效期产品视情况缩短检查周期。对库存和陈列产品每季实行定期检查并记录。
八、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仓库温、湿度管理工作,每日应定时填写《库房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产品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储存和陈列质量的安全。
九、对储存和陈列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报质管人员确认和处理,由质量负责人员填写《医疗器械产品停售通知书》。将有问题的产品放入不合格区存放,待查明原因后,作退货或销毁处理,处理结果须有记录。若属假劣产品则应上报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处理。
十、仓库应定期进行扫除和消毒,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工作。
十一、对各类养护仪器及设备设施应定期检查。
医疗器械仓库保管制度3
1、仓库应以“安全、方便、节约”的原则,正确选择存储仓位,合理使用仓容,堆码合理、整齐,无倒置现象。
2、仓储空间实行色标管理,绿色区域为合格区、黄色区域为退货区、红色区域为不合格区域。
3、近效期医疗器械要有明显的标志和示意牌。对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的产品应按月填写近效期医疗器械催销表。
4、根据医疗器械的性能及要求,将产品库内温度控制在1—30度,湿度在45—75%之间。
5、库房内应配置垫仓板等与保持地面距离的'设施、配置测量和调节温湿度设施、配置避光通风设施、配置符合要求的照明设施,配置消防、安全防鼠、防虫、防尘设施。
6、仓库周围无污染源,环境清洁。库房与营业场所应有隔离设施,面积与经营规模相适应。
7、医疗器械养护员应做好夏防、冬防等季节的养护工作,定期检查储存产品的质量,对近效期产品视情况缩短检查周期。对库存和陈列产品每季实行定期检查并记录。
8、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仓库温、湿度管理工作,每日应定时填写《库房温湿度记录表》,并根据具体情况和产品的性质及时调节温湿度,确保医疗器械产品储存和陈列质量的安全。
9、对储存和陈列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报质管人员确认和处理,由质量负责人员填写《医疗器械产品停售通知书》。将有问题的产品放入不合格区存放,待查明原因后,作退货或销毁处理,处理结果须有记录。若属假劣产品则应上报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督处理。
10、仓库应定期进行扫除和消毒,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工作。
11、对各类养护仪器及设备设施应定期检查。
【医疗器械仓库保管制度】相关文章:
医疗器械仓库保管制度01-03
食堂仓库保管制度04-10
典当物品仓库保管理制度(精选10篇)04-02
幼儿园仓库保管管理制度04-02
仓库保管合同10-11
仓库保管员管理制度(通用15篇)04-02
仓库保管工作总结02-19
仓库保管员的自我评价02-20
档案保管制度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