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校园流动人员管理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校园流动人员管理制度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背景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学校里的人员流动也越来越频繁。除了本校教职工和学生外,还有各类校外人员在校园里出入,如家长、陪读人员、校外教师、外卖送餐人员等等。这些人员的规模庞大,如果不加以监管和管理,就可能对校园安全和秩序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校园流动人员管理制度。
二、目的
学校校园流动人员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校园内流动人员的出入,维护学校的安全和秩序,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适用范围
校园流动人员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进入学校的流动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
1、家长和亲友
2、其他陪读人员
3、外来教师和讲师
4、服务人员,如清洁工、维修工等
5、 快递、外卖送餐人员
6、 保安公司员工
四、管理措施
1、 人员证件管理
进入学校的流动人员必须出示有效证件。没有证件、证件过期、证件与进入学校的身份不符的,不得进入学校内。证件包括以下几种:
身份证
学生证
工作证
顾问证
维修工作证
保安工作证
2、进出人员登记
学校应设立进出校园的登记点,负责登记进出校园的人员的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进出时间、进出事由等信息。校园内的陌生人员,应在进入前到登记点登记,并出示有效证件。
3、 校园内交通管理
学校应对校园内交通进行有效监管,确保校内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安全、有序地进出校门,未经允许的车辆和非机动车辆不得进入校园。
4、 安全检查和物品携带管理
校园内的流动人员在进入校园前,应接受校园安全检查。校园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毒害、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禁止携带刀具等危险器械。非校园工作人员不得携带各种工具和材料等进入教学和办公区域。
5、入室管理和用电用水管理
外来人员需在校内办理进入教学、办公区域手续;校园内的任何入室均需经过授权后才能进入。流动人员不能轻易使用校园内的电器和饮用水设备。统一派送工作人员向流动人员提供电子教室使用和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知识,保证校园内交通和学习环境的安全与和谐。
五、流动人员回访管理
为了建立一套完整的校内流动人员管理制度,学校应该建立起回访管理制度。员工应该定期对校内流动人员开展回访,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解决他们的问题和需求,并征求他们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反馈意见。这样可以不断完善校内管理制度,提高校内管理水平。
六、违规处理
学校应当对违反校内管理制度的流动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如:
进入校园时没有出示有效证件的,不得进入校园
违反规定,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校园的,应向有关机关报告,对非法入校人员追究法律责任。
进入校园后不遵守校园管理制度、干扰校园秩序的,学校可以将其请出校园,不再允许进入。
七、结论
校园流动人员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避免校园内流动人员的无序进出,保证校园秩序的稳定和安全。校外人员的出入必须经过管理制度的规范,确保入校的人员身份合法、信息完整、用途明确、目的明确。学校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校园管理制度,加强校内人员管理和安全保障,提升校园管理水平和人员管理能力。
【校园流动人员管理制度 】相关文章:
流动人员档案调整制度12-20
校园人员进出管理制度(精选8篇)06-17
校园人员进出管理制度(精选12篇)03-15
校园人员进出管理制度(精选12篇)07-19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02-24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优)12-19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8篇02-24
流动人口管理制度5篇03-18
人员管理制度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