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时间:2024-02-05 07:03:34 制度 我要投稿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必备[5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必备[5篇]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1

  1目的

  为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发生意外设备事故和其他伤害,保证检、维护过程的安全和高效率、高质量,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采厂所有设备、设施维护的安全管理。

  3职责与分工

  安全科: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各部门、班组: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本制度。

  4内容与要求

  4.1维护前准备

  4.1.1根据风险评价编制维护计划。计划应做到内容详细、责任明确,措施具体,应包括对安全装置、设施的维护。凡是具有二人以上参与的维护项目,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

  4.1.2安全科负责人要对维护中的安全负责,在对参加维护人员交待好任务的同时,书面交待好安全措施,同时要求对维护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人员做好维护的记录。

  4.2根据风险评价,制定下列设备设施专门维护计划:

  a.建(构)筑物

  b.穿孔设备

  c.铲装设备

  d.运输设备等

  e.照明、电器设备设施等

  4.2.1维护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并经两次启动复查证明无误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牌或专人监控,方能维护。

  4.2.2凡维护用的临时照明,应使用36v电压的安全行灯,绝缘要良好,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有可靠的接地零线。

  4.2.3防雷设施

  4.2.4维护负责人在维护前,要组织人员对维护过程进行风险评价,做好维护机具准备和周密检查,做到机具齐备,确保安全可靠。

  4.3维护安全规定

  4.3.1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对穿孔设备、铲装设备、运输设备、破碎设备、电气设备、照明设施、防雷设施等维护记录进行档案管理,对管理档案是否对设备的变化管理及时作出更新。

  4.3.2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对特种设备进行合格检验报告。

  4.3.3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必须有相应资质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并到所在地市级以上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矿用设备取得矿用安全标志,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设备设施显著位置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并对电气设备等进行永久性标签。

  4.3.4维护人员要对维护项目进行检查,维护前准备工作符合维护要求方可进行维护。

  4.3.5一切维护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4.3.6在维护区域内,对各种机动车辆要按规定严格管理。

  4.4竣工验收

  4.4.1维护竣工后,维护人员要细致检查安全罩等安全措施,切勿将工具器材等忘掉在机械设备内,并将拉设的临时电源全部拆除,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4.4.2维护移交验收前,不得拆除悬挂的警示牌。

  4.4.3竣工验收时,生产和维护双方负责人当场检查质量是否全部符合维护标准,安全装置是否恢复齐全。

  4.4.4生产单位自己维护的,单位负责人要亲自到现场维护验收。

  5相关文件和制度

  《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设备设施维护计划》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2

  一、总则:

  1、了进一步规范车间安全设施及防护器材用、维护、使用、保养工作,确保安全设施及防护器材的齐全和完善,根据车间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2、检修设备上及检修过程中,起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设施:护罩、安全阀、减压器、起重设备及起重设备行程限制装置。作业过程中佩戴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材,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过滤式面具、紧急逃生器、空气(氧气)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服、灭火器、防爆工具、安全带、电动工具、绝缘用品等均属防护器材。

  二、安全设施维护管理的管理规定

  1、各种安全设施要有专人负责,定期巡回检查。维护保养,保证灵敏好用。

  2、班组对安全设施要建立档案,定期检查(包括空气呼吸器、滤毒罐、长管过滤器及防护面具等)

  。 3、车间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全车间的安全设施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和校验,班组存档案。

  4、安全设施不准随意拆除、挪动、或弃置不用,应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必须立即恢复。

  5、凡经过改造或新计划安装的安全设施,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防护器材的使用与保管

  1、根据车间的作业性质、条件(空气中氧含量、毒物种类、浓度等)、劳动强度及有关技术标准,正确使用和采取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工具。

  2、各种防护器材都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

  3、各种防毒面具的使用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熟知各种面具的结构、性能、使用和保养方法。

  4、各种防毒面具的使用前、后应仔细检查,符合使用要求,严禁使用失效的防护器具。

  5、各班组的气防柜应定期检查,并对检查中有故障存在的问题及时报车间管理人员。

  6、安全带使用前要仔细检查,使用后要检查有无之处。存放以符合规范,防止变霉、受热、通风,安全带每年应进行一次强度试验。

  7、对常用的电动工具,要按《电器安全工作规程》中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耐压试验,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工具进行电气作业。常用电动工具要正确使用,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有异常及时反馈。

  8、本制度由检修车间负责解释,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3

  1、目的

  为保障对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预防设备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设备、动力设施、及其它辅助设施的各项管理,消防设备设施另有规定。

  3、职责

  3.1电工人员负责对本公司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做好有关安全技术措施。

  3.2安全主任负责监督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落实情况,负责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3.3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好有关保养记录等。

  4、设备的保养范围及安全管理要求

  4.1纳入定期保养的设备包括:生产用的较大及大型设备、动力机械设备、特种设备。

  4.2凡纳入定期保养范围的设备都要有安全操作规程,由安全主任组织编制,各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

  4.3设备必须经安装调试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但在正式投入生产使用时必须制定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落实设备日常保养及记录负责人。

  4.4设备技术性能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老化、耗能高、效率低、无法维修或淘汰的设备,车间主管要及时报告总经理批准报废。

  4.5危险设备(推台锯、剪板机、折弯机等)要张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关键部位的防护还要有防误动作措施。各类危险设备要安装有效的防护装置来保证操作者安全,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常检查防护装置的可靠性。

  4.6根据劳动保护需求为危险设备作业人员配备合适的劳保用品,并对劳保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有效。

  4.7设备设施的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处理或向上级报告设备的安全隐患。

  5、设备设施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

  5.1设备日常保养

  (1)设备的日常保养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或由操作者本人直接负责。

  (2)保养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上班前或下班后进行。

  (3)保养的项目包括:对设备进行全面(专项)检查、擦拭和清洁、保持润滑、对防护性能检查及加固。

  (4)设备的日常保养完成后必须要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上进行记录,并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更换新的记录表,同时将上一个月的记录表交安全主任存档。

  5.2设备维修管理

  (1)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时,操作者要立即停止使用、尽可能地采取安全措施,及时报告车间主管,禁止设备带病运行,以免产生危险。

  (2)设备的维修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维修。

  (3)维修设备时要关闭设备电源,悬挂警示标识,维修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能关闭电源或开机检修时必须有人监护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维修人员要负责做好维修记录。

  6、特种设备的管理

  6.1本公司的特种设备有:压力容器、电梯、叉车。

  6.2由安全主任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包括特种设备台帐建立,及时申报检验;由电工人员负责对本公司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保养;使用部门及使用人员严格遵守特种设备使用规定及操作规程。

  6.3要建立以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一)当新购买特种设备时要收集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

  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的资料。

  (二)特种设备投入运行后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记录及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6.4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申报检验。在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送检、迎检工作。登记及检测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6.5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作好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好记录。

  6.6本公司的压力容器由电工负责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每年对安全阀进行一次检验,对压力表定期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当取得检验合格报告后要交安全主任存档。

  6.7本公司的电梯由专门电梯维保单位进行每月保养和定期每年一次的安全检验,当

  电梯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维修,本公司电工及其他人员不得私自维修,否则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6.8本公司的叉车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检验,并由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驾驶证的员工驾驶。

  7、相关表格《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4

  一、对学校现有校舍、场地、绿化及专用设施、设备、器材等资产,保证服务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确保这些校产不转为经营性资产,不出借、不赢利。

  二、做好校舍、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设施日常管理、保养维修等,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解决。

  三、做好运动场地、室内体育馆及相关运动器材日常管理、保养维护,确保教育教学和学生锻炼时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四、定期做好学校用电、气、水等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及维修工作。专人负责,持证上岗。

  五、确保学校消防水泵正常运行,配全、配齐消防器材,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及时更换消防设施,确保安全通道通畅。做好防火、灭火的`工作,确保校园和师生安全。

  六、做好学校机防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对学校周边围墙红外线报警系统及学校110联网的重点部门(财务室、电脑房、档案室等)红外线报警设备及监控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请相关维修单位维修,确保机防设备的正常运行。

  七、做好绿化、树木日常养护工作。每年二次请园林部门来修剪草木、花草,防止枯枝等坠落伤人事故发生。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八、做好一体机、复印机、教室多媒体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等维修保养工作。与有资质的正规公司签约保养协议,确保这些专用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

  九、师生、班级、办公室等提出的日常报修项目,根据轻重缓急,合理统筹安排维修单位(人),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及校园安全。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5

  为了加强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责任管理,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道、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2、操作人员经过岗位培训,对所用的设备必须做到“四懂”、(四懂是指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工艺流程)“三会”(三会是指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经考试合格才能单独操作设备。

  3、日常维护保养,由装置各班组进行,分为日保养和周保养。日保养每班一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周保养每周末一次,每次1~2小时;每班保养工作由班长验收,每周保养工作由装置经理验收,验收标准为清洁、润滑、安全。

  4、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人员配合,保养内容:彻底擦拭外表的灰尘、油泥,检查油质、油位、疏通油路,清洗设备各个内脏、配齐零件、由生产技术部门逐台做验收记录。验收标准:脱黄袍、清内脏、油路通、油窗亮、漆见本色铁见光,操作灵活,运转正常。

  5、定期保养,由公司统一安排,以操作工为主,维修人员配合作业,保养内容:擦拭外表、检查油质、油量、清洗内脏、滤油器、检查易损件、电机、电路、接地线等,要求内外整洁、润滑良好,安全可靠、完整齐全、操作灵活、运转正常。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必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03-31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02-14

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02-12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04-27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10篇03-31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10篇)03-31

食品用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03-30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12篇03-21

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管理制度7篇02-27

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8篇04-01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必备[5篇]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必备[5篇]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1

  1目的

  为保证生产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发生意外设备事故和其他伤害,保证检、维护过程的安全和高效率、高质量,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采厂所有设备、设施维护的安全管理。

  3职责与分工

  安全科: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各部门、班组:日常工作中贯彻执行本制度。

  4内容与要求

  4.1维护前准备

  4.1.1根据风险评价编制维护计划。计划应做到内容详细、责任明确,措施具体,应包括对安全装置、设施的维护。凡是具有二人以上参与的维护项目,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

  4.1.2安全科负责人要对维护中的安全负责,在对参加维护人员交待好任务的同时,书面交待好安全措施,同时要求对维护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相关人员做好维护的记录。

  4.2根据风险评价,制定下列设备设施专门维护计划:

  a.建(构)筑物

  b.穿孔设备

  c.铲装设备

  d.运输设备等

  e.照明、电器设备设施等

  4.2.1维护电气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并经两次启动复查证明无误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牌或专人监控,方能维护。

  4.2.2凡维护用的临时照明,应使用36v电压的安全行灯,绝缘要良好,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并有可靠的接地零线。

  4.2.3防雷设施

  4.2.4维护负责人在维护前,要组织人员对维护过程进行风险评价,做好维护机具准备和周密检查,做到机具齐备,确保安全可靠。

  4.3维护安全规定

  4.3.1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对穿孔设备、铲装设备、运输设备、破碎设备、电气设备、照明设施、防雷设施等维护记录进行档案管理,对管理档案是否对设备的变化管理及时作出更新。

  4.3.2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对特种设备进行合格检验报告。

  4.3.3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必须有相应资质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并到所在地市级以上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注册登记。矿用设备取得矿用安全标志,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固定在设备设施显著位置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并对电气设备等进行永久性标签。

  4.3.4维护人员要对维护项目进行检查,维护前准备工作符合维护要求方可进行维护。

  4.3.5一切维护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4.3.6在维护区域内,对各种机动车辆要按规定严格管理。

  4.4竣工验收

  4.4.1维护竣工后,维护人员要细致检查安全罩等安全措施,切勿将工具器材等忘掉在机械设备内,并将拉设的临时电源全部拆除,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4.4.2维护移交验收前,不得拆除悬挂的警示牌。

  4.4.3竣工验收时,生产和维护双方负责人当场检查质量是否全部符合维护标准,安全装置是否恢复齐全。

  4.4.4生产单位自己维护的,单位负责人要亲自到现场维护验收。

  5相关文件和制度

  《风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设备设施维护计划》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2

  一、总则:

  1、了进一步规范车间安全设施及防护器材用、维护、使用、保养工作,确保安全设施及防护器材的齐全和完善,根据车间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2、检修设备上及检修过程中,起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设施:护罩、安全阀、减压器、起重设备及起重设备行程限制装置。作业过程中佩戴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材,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过滤式面具、紧急逃生器、空气(氧气)呼吸器、防护眼镜、防护服、灭火器、防爆工具、安全带、电动工具、绝缘用品等均属防护器材。

  二、安全设施维护管理的管理规定

  1、各种安全设施要有专人负责,定期巡回检查。维护保养,保证灵敏好用。

  2、班组对安全设施要建立档案,定期检查(包括空气呼吸器、滤毒罐、长管过滤器及防护面具等)

  。 3、车间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全车间的安全设施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和校验,班组存档案。

  4、安全设施不准随意拆除、挪动、或弃置不用,应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必须立即恢复。

  5、凡经过改造或新计划安装的安全设施,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防护器材的使用与保管

  1、根据车间的作业性质、条件(空气中氧含量、毒物种类、浓度等)、劳动强度及有关技术标准,正确使用和采取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工具。

  2、各种防护器材都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

  3、各种防毒面具的使用人员须经过专门培训,熟知各种面具的结构、性能、使用和保养方法。

  4、各种防毒面具的使用前、后应仔细检查,符合使用要求,严禁使用失效的防护器具。

  5、各班组的气防柜应定期检查,并对检查中有故障存在的问题及时报车间管理人员。

  6、安全带使用前要仔细检查,使用后要检查有无之处。存放以符合规范,防止变霉、受热、通风,安全带每年应进行一次强度试验。

  7、对常用的电动工具,要按《电器安全工作规程》中有关规定定期进行耐压试验,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绝缘工具进行电气作业。常用电动工具要正确使用,并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有异常及时反馈。

  8、本制度由检修车间负责解释,自颁发之日起执行。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3

  1、目的

  为保障对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预防设备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设备、动力设施、及其它辅助设施的各项管理,消防设备设施另有规定。

  3、职责

  3.1电工人员负责对本公司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做好有关安全技术措施。

  3.2安全主任负责监督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落实情况,负责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3.3设备操作人员负责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并做好有关保养记录等。

  4、设备的保养范围及安全管理要求

  4.1纳入定期保养的设备包括:生产用的较大及大型设备、动力机械设备、特种设备。

  4.2凡纳入定期保养范围的设备都要有安全操作规程,由安全主任组织编制,各使用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

  4.3设备必须经安装调试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产使用,但在正式投入生产使用时必须制定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落实设备日常保养及记录负责人。

  4.4设备技术性能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老化、耗能高、效率低、无法维修或淘汰的设备,车间主管要及时报告总经理批准报废。

  4.5危险设备(推台锯、剪板机、折弯机等)要张贴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关键部位的防护还要有防误动作措施。各类危险设备要安装有效的防护装置来保证操作者安全,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常检查防护装置的可靠性。

  4.6根据劳动保护需求为危险设备作业人员配备合适的劳保用品,并对劳保用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有效。

  4.7设备设施的使用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时处理或向上级报告设备的安全隐患。

  5、设备设施的日常保养和维修管理

  5.1设备日常保养

  (1)设备的日常保养由班组长负责组织或由操作者本人直接负责。

  (2)保养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在上班前或下班后进行。

  (3)保养的项目包括:对设备进行全面(专项)检查、擦拭和清洁、保持润滑、对防护性能检查及加固。

  (4)设备的日常保养完成后必须要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上进行记录,并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更换新的记录表,同时将上一个月的记录表交安全主任存档。

  5.2设备维修管理

  (1)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时,操作者要立即停止使用、尽可能地采取安全措施,及时报告车间主管,禁止设备带病运行,以免产生危险。

  (2)设备的维修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维修。

  (3)维修设备时要关闭设备电源,悬挂警示标识,维修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能关闭电源或开机检修时必须有人监护或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维修人员要负责做好维修记录。

  6、特种设备的管理

  6.1本公司的特种设备有:压力容器、电梯、叉车。

  6.2由安全主任负责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包括特种设备台帐建立,及时申报检验;由电工人员负责对本公司特种设备的日常检查与保养;使用部门及使用人员严格遵守特种设备使用规定及操作规程。

  6.3要建立以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一)当新购买特种设备时要收集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

  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的资料。

  (二)特种设备投入运行后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三)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记录及运行故障及事故记录。

  (四)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6.4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并申报检验。在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的要求,接到定期检验的通知后,要做好送检、迎检工作。登记及检测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6.5对特种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作好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安全保护装置及有关附属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好记录。

  6.6本公司的压力容器由电工负责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每年对安全阀进行一次检验,对压力表定期每半年进行一次检验。当取得检验合格报告后要交安全主任存档。

  6.7本公司的电梯由专门电梯维保单位进行每月保养和定期每年一次的安全检验,当

  电梯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维修,本公司电工及其他人员不得私自维修,否则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6.8本公司的叉车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检验,并由经过培训考核并取得驾驶证的员工驾驶。

  7、相关表格《设备维修保养记录表》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4

  一、对学校现有校舍、场地、绿化及专用设施、设备、器材等资产,保证服务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确保这些校产不转为经营性资产,不出借、不赢利。

  二、做好校舍、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设施日常管理、保养维修等,发现问题或隐患及时解决。

  三、做好运动场地、室内体育馆及相关运动器材日常管理、保养维护,确保教育教学和学生锻炼时安全,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四、定期做好学校用电、气、水等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及维修工作。专人负责,持证上岗。

  五、确保学校消防水泵正常运行,配全、配齐消防器材,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及时更换消防设施,确保安全通道通畅。做好防火、灭火的`工作,确保校园和师生安全。

  六、做好学校机防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对学校周边围墙红外线报警系统及学校110联网的重点部门(财务室、电脑房、档案室等)红外线报警设备及监控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请相关维修单位维修,确保机防设备的正常运行。

  七、做好绿化、树木日常养护工作。每年二次请园林部门来修剪草木、花草,防止枯枝等坠落伤人事故发生。绿化美化校园环境。

  八、做好一体机、复印机、教室多媒体设备、信息技术设备等维修保养工作。与有资质的正规公司签约保养协议,确保这些专用设备的正常、安全使用。

  九、师生、班级、办公室等提出的日常报修项目,根据轻重缓急,合理统筹安排维修单位(人),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及校园安全。

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制度5

  为了加强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责任管理,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道、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2、操作人员经过岗位培训,对所用的设备必须做到“四懂”、(四懂是指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工艺流程)“三会”(三会是指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经考试合格才能单独操作设备。

  3、日常维护保养,由装置各班组进行,分为日保养和周保养。日保养每班一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周保养每周末一次,每次1~2小时;每班保养工作由班长验收,每周保养工作由装置经理验收,验收标准为清洁、润滑、安全。

  4、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人员配合,保养内容:彻底擦拭外表的灰尘、油泥,检查油质、油位、疏通油路,清洗设备各个内脏、配齐零件、由生产技术部门逐台做验收记录。验收标准:脱黄袍、清内脏、油路通、油窗亮、漆见本色铁见光,操作灵活,运转正常。

  5、定期保养,由公司统一安排,以操作工为主,维修人员配合作业,保养内容:擦拭外表、检查油质、油量、清洗内脏、滤油器、检查易损件、电机、电路、接地线等,要求内外整洁、润滑良好,安全可靠、完整齐全、操作灵活、运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