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抢救室工作制度

抢救室工作制度

时间:2024-02-20 06:57:33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抢救室工作制度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抢救室工作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抢救室工作制度

抢救室工作制度1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抢救室工作制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抢救室工作制度。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抢救室工作制度2

  一、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技术操作,医护配合协调,争分夺秒抢救病人。

  二、医护人员应坚守岗位,必须离开时应交待去向,参加抢救时必须全力以赴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医生未到之前,护理人员应先急处理,根据病情及时给合理卧位、给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路,初步止血处理及复苏措施。

  三、严密观察病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时做好各项记录,用药处理要准确,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方可移动。

  四、有健全抢救工作组织及各种疾病抢救程序。

  五、抢救室必备八大件器械(氧气、吸引器、洗胃器、气管切开包、同步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器、心脏起搏器)要定时检查保养,保持良好性能以备急用。

  六、遇重大抢救需要立即报科主任、院领导。院领导亲自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应向有关部门报告。

  七、抢救室物品、器械应放在醒目易取的地方,做到专人管理、定量、抢救药品、物品不能加锁,但应贴封条以备急用。

  八、抢救时一般要求有文字医嘱,但在抢救危重病人时酌情执行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诵一次,医生认许方可执行,留空瓶待查。抢救完毕应督促医师补开医嘱,写好抢救记录和小结,物品应清洁消毒处理。

  九、抢救处方,各种化验单、检查单要盖“急”字章,优先执行。

  十、危重病人做各种检查、收入院、手术转院途中需护士护送,并设护送病人登记簿,做好交接班记录。

  十一、抢救室每日用消毒液擦桌椅一次,湿拖地板二次,随脏随洗,每日彻底大搞卫生一次,保持室内整齐卫生,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发现传染病应及时隔离消毒处理。

抢救室工作制度3

  1、 备齐规定的抢救器械、药品、物品、敷料等,保持效能良好,定点放置,有明显标记,不得任意挪用或外借。

  2、 每日检查、核对一次抢救药品、器材及药品并记录,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3、 参加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

  4、 认真执行医嘱,严防差错事故。抢救过程中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要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空安瓿,医师及时补开医嘱。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正确地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并详细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5、 保持抢救室清洁、整齐。抢救工作结束后,抢救室要彻底清扫、消毒。每周应大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6、 每次抢救病人完毕后,要做现场评估和抢救登记,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抢救室工作制度4

  急救“120”工作是挽救急危重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体现医院的医疗素质和窗口形象,必须予以重视,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120”急救车司机的值班由急诊科负责排定,医陆家救护车临时作其他用途,必须事先通知急诊科,并安排好代班车辆。救护车司机应坚守岗位,当班在急诊科待令,夜班应及时赶到。急诊科排好医生、护士值班表,做到医、护、车24小时待出诊。

  二、急诊科“120”值班护士每天检查一遍急救箱,准备好常用急救医疗器械与药品,做到器材完好备用,药品随用随补充。特殊情况出诊应补充相应设备,如心电图机等。

  三、接到“120”后,当班医生、护士迅速准确地记录患者姓名、病情,事发地点及联系方式,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护士及司机。专科病人如妇产科等迅速通知专科医师出诊。

  四、值班医生、护士与司机接到通知后必须在5分钟内出车,城区15分钟内赶到现场。

  五、到达现场后,医生诊看病人,及时作出初步判断,根据病情作出相应的处理后搬上“120”车。在运回途中,医护人员须继续给予抢救治疗,如输液、给氧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处理。医护人员均不得坐在驾驶室里。

  六、在运送途中有生命危险的病人,及时向家属解释,应就近在附近医疗卫生机构抢救治疗,不要盲目运送,待病情稳定后再定。司机和医护人员要共同保证病人在途中不因运输而至伤害,应妥善护理和固定病人。

  七、“120”接诊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必须先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危重病人在转送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或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原则上应留当地卫生院治疗,如病人及家属要求转院的,当地医院和接诊医生必须将患者病情和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详细告之患者及家属后并履行转院手续,方可转院。

  八、“120”工作人员,必须一切以病人为重,在病人未妥善处理之前,不得去做其它任何事情。

  九、按规定收取“120”出诊费。

  十、病人运回医院后,应做好相关记录和交接班。

抢救室工作制度5

  1、 抢救室专为抢救病人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的占用。

  2、抢救药品器械等物品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

  3、器械用后均需及时处理、消毒、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药品、急救器材,使之处于备用状态、每周由专人检查并登记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5、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6、迁就工作人员要严格遵照各种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7、每次抢救病人完毕后,要做评估。讨论、总结,以便改进工作

抢救室工作制度6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抢救室工作制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抢救室工作制度7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而设,非抢救病员一律不得占用。

  2、抢救室应备齐一切中西抢救药品、物品、器械和敷料等,并须放在固定位置,设专人管理,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立即清理、消毒,然后放回原处,消耗部分及时补充,以备再用。对药品还应经常检查,发现霉变、虫蛀或变质等情况要随时报告并更换。

  4、抢救室一切物品、药品、器械,每日都要核对1次,做到班班交接,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应重新灭菌。

  6、抢救室卫生应设专人负责,每周彻底清扫、消毒1次,室内严禁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常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并做好记录。每次抢救病员结束后,都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抢救室工作制度8

  一、抢救室抢救设备应处于应急状态,性能完好,除抢救外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占用。

  二、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得任意挪用或外借。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每日晨间交接时核对一次物品,做到帐物相符有登记签名。

  五、须注明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超过一周重新灭菌。

  六、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七、急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按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八、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及时总结经验。

抢救室工作制度9

  一、任何急危重症、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或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急性事件者,首诊医师和护士须将其立即送入抢救室,同时通知值班医师到诊组织指导紧急抢救。重大抢救及群伤救治时,主班护士立即通知急诊科主任组织人力参加抢救工作,并报告医务处或总值班协调抢救,必要时医务处总值班及时报告院领导,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对抢救病人须在床旁交接班。

  三、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必须做到时间上分秒必争、诊断上准确及时、治疗上果断无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四、病历记录(抢救记录)必须准确(时间精确到分)、字迹清晰,内容包括:病史、体检、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参加抢救人员及技术职称、是否下达病重、病危通知书,有无知情同意书及家属签字等。需要追记的内容,须在抢救工作结束后立即补记,最迟不能超过6小时,并加以说明。抢救病人必须有特护记录。

  五、及时向家属交代病情变化及预后。

  六、建立医疗尸体解剖制度和相应适用内容,并完善谈话和签字告知项目。积极避免相应纠纷和争议事项的`发生。

  七、遇有病人暂时不能支付相应抢救所需的费用而又不能延误抢救时,须向医院相应部门领急诊会诊及转科制度。

抢救室工作制度10

  (一)抢救室为抢救病员设置,其它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二)抢救室每天必须设立固定值班护士。

  (三)护士每天交接班必须清点检查抢救室各项设备及用品是否齐全、有效,做到账物相符。一切抢救药品、设备、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使用相应物品须用登记。

  (四)抢救的病员病情平稳或死亡后,必须立即移出抢救室,以保证其他病员的`抢救。

  (五)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定期消毒。药品器械用后须及时做好清理、补充、消毒和登记工作。

  (六)抢救室各项抢救设备须完善。抢救车物品每日清点,及时补充。每次抢救完毕后,及时清点药品及消耗品,补足基数,放回原处;非一次性使用的器械用后按规定进行清理,消毒和更换。

  (七)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抢救室工作制度11

  一、抢救室为抢救病员设置,其它任何情况不得占用,设有危重症抢救流程图。

  二、抢救室每天必须设立固定值班护士。

  三、护士每天交接班必须清点检查抢救室各项设备及用品是否齐全、有效,做到账物相符。一切抢救药品、设备、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使用相应物品须有登记。

  四、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定期消毒。药品器械用后须及时做好清理、补充、消毒和登记工作。

  五、抢救的.病员病情平稳或死亡后,必须立即移出抢救室,以保证其他病员的抢救。

  六、危重病人不宜转送时,应积极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需住院治疗时,应先通知有关科室并由医护人员护送到科,详细交待病情。

  七、抢救室各项抢救设备须完善。抢救车物品每日清点,及时补充。每次抢救完毕后,及时清点药品及消耗品,补充基数,放回原处。非一次性使用的器械用后按规定进行清理、消毒和更换。

  八、抢救室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九、抢救完毕,整理抢救记录,必要时进行小结,以便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抢救室工作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抢救室工作制度】相关文章:

抢救室的工作制度12-05

应急隔离抢救室工作制度(通用37篇)03-20

抢救工作制度04-27

抢救工作制度02-02

护理抢救工作制度10-02

抢救工作制度(精品)01-03

抢救工作制度10篇08-09

抢救工作制度15篇02-18

(热)抢救工作制度15篇11-01

抢救工作制度常用(15篇)11-03

抢救室工作制度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抢救室工作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抢救室工作制度

抢救室工作制度1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抢救室工作制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抢救室工作制度。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抢救室工作制度2

  一、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技术操作,医护配合协调,争分夺秒抢救病人。

  二、医护人员应坚守岗位,必须离开时应交待去向,参加抢救时必须全力以赴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医生未到之前,护理人员应先急处理,根据病情及时给合理卧位、给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路,初步止血处理及复苏措施。

  三、严密观察病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时做好各项记录,用药处理要准确,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方可移动。

  四、有健全抢救工作组织及各种疾病抢救程序。

  五、抢救室必备八大件器械(氧气、吸引器、洗胃器、气管切开包、同步呼吸机、心电图机、除颤器、心脏起搏器)要定时检查保养,保持良好性能以备急用。

  六、遇重大抢救需要立即报科主任、院领导。院领导亲自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人,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应向有关部门报告。

  七、抢救室物品、器械应放在醒目易取的地方,做到专人管理、定量、抢救药品、物品不能加锁,但应贴封条以备急用。

  八、抢救时一般要求有文字医嘱,但在抢救危重病人时酌情执行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诵一次,医生认许方可执行,留空瓶待查。抢救完毕应督促医师补开医嘱,写好抢救记录和小结,物品应清洁消毒处理。

  九、抢救处方,各种化验单、检查单要盖“急”字章,优先执行。

  十、危重病人做各种检查、收入院、手术转院途中需护士护送,并设护送病人登记簿,做好交接班记录。

  十一、抢救室每日用消毒液擦桌椅一次,湿拖地板二次,随脏随洗,每日彻底大搞卫生一次,保持室内整齐卫生,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发现传染病应及时隔离消毒处理。

抢救室工作制度3

  1、 备齐规定的抢救器械、药品、物品、敷料等,保持效能良好,定点放置,有明显标记,不得任意挪用或外借。

  2、 每日检查、核对一次抢救药品、器材及药品并记录,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3、 参加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

  4、 认真执行医嘱,严防差错事故。抢救过程中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要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空安瓿,医师及时补开医嘱。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熟练正确地进行治疗和护理工作,并详细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5、 保持抢救室清洁、整齐。抢救工作结束后,抢救室要彻底清扫、消毒。每周应大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6、 每次抢救病人完毕后,要做现场评估和抢救登记,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抢救室工作制度4

  急救“120”工作是挽救急危重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体现医院的医疗素质和窗口形象,必须予以重视,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120”急救车司机的值班由急诊科负责排定,医陆家救护车临时作其他用途,必须事先通知急诊科,并安排好代班车辆。救护车司机应坚守岗位,当班在急诊科待令,夜班应及时赶到。急诊科排好医生、护士值班表,做到医、护、车24小时待出诊。

  二、急诊科“120”值班护士每天检查一遍急救箱,准备好常用急救医疗器械与药品,做到器材完好备用,药品随用随补充。特殊情况出诊应补充相应设备,如心电图机等。

  三、接到“120”后,当班医生、护士迅速准确地记录患者姓名、病情,事发地点及联系方式,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护士及司机。专科病人如妇产科等迅速通知专科医师出诊。

  四、值班医生、护士与司机接到通知后必须在5分钟内出车,城区15分钟内赶到现场。

  五、到达现场后,医生诊看病人,及时作出初步判断,根据病情作出相应的处理后搬上“120”车。在运回途中,医护人员须继续给予抢救治疗,如输液、给氧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处理。医护人员均不得坐在驾驶室里。

  六、在运送途中有生命危险的病人,及时向家属解释,应就近在附近医疗卫生机构抢救治疗,不要盲目运送,待病情稳定后再定。司机和医护人员要共同保证病人在途中不因运输而至伤害,应妥善护理和固定病人。

  七、“120”接诊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必须先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危重病人在转送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或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原则上应留当地卫生院治疗,如病人及家属要求转院的,当地医院和接诊医生必须将患者病情和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详细告之患者及家属后并履行转院手续,方可转院。

  八、“120”工作人员,必须一切以病人为重,在病人未妥善处理之前,不得去做其它任何事情。

  九、按规定收取“120”出诊费。

  十、病人运回医院后,应做好相关记录和交接班。

抢救室工作制度5

  1、 抢救室专为抢救病人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的占用。

  2、抢救药品器械等物品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

  3、器械用后均需及时处理、消毒、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药品、急救器材,使之处于备用状态、每周由专人检查并登记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5、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6、迁就工作人员要严格遵照各种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7、每次抢救病人完毕后,要做评估。讨论、总结,以便改进工作

抢救室工作制度6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抢救室工作制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一周时重新灭菌。

  6、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抢救室工作制度7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而设,非抢救病员一律不得占用。

  2、抢救室应备齐一切中西抢救药品、物品、器械和敷料等,并须放在固定位置,设专人管理,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立即清理、消毒,然后放回原处,消耗部分及时补充,以备再用。对药品还应经常检查,发现霉变、虫蛀或变质等情况要随时报告并更换。

  4、抢救室一切物品、药品、器械,每日都要核对1次,做到班班交接,帐物相符。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应重新灭菌。

  6、抢救室卫生应设专人负责,每周彻底清扫、消毒1次,室内严禁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常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并做好记录。每次抢救病员结束后,都要做现场评论和初步总结。

抢救室工作制度8

  一、抢救室抢救设备应处于应急状态,性能完好,除抢救外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占用。

  二、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得任意挪用或外借。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每日晨间交接时核对一次物品,做到帐物相符有登记签名。

  五、须注明无菌物品的灭菌日期,超过一周重新灭菌。

  六、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七、急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按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八、每次抢救病员完毕后,及时总结经验。

抢救室工作制度9

  一、任何急危重症、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或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急性事件者,首诊医师和护士须将其立即送入抢救室,同时通知值班医师到诊组织指导紧急抢救。重大抢救及群伤救治时,主班护士立即通知急诊科主任组织人力参加抢救工作,并报告医务处或总值班协调抢救,必要时医务处总值班及时报告院领导,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二、对抢救病人须在床旁交接班。

  三、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必须做到时间上分秒必争、诊断上准确及时、治疗上果断无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四、病历记录(抢救记录)必须准确(时间精确到分)、字迹清晰,内容包括:病史、体检、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参加抢救人员及技术职称、是否下达病重、病危通知书,有无知情同意书及家属签字等。需要追记的内容,须在抢救工作结束后立即补记,最迟不能超过6小时,并加以说明。抢救病人必须有特护记录。

  五、及时向家属交代病情变化及预后。

  六、建立医疗尸体解剖制度和相应适用内容,并完善谈话和签字告知项目。积极避免相应纠纷和争议事项的`发生。

  七、遇有病人暂时不能支付相应抢救所需的费用而又不能延误抢救时,须向医院相应部门领急诊会诊及转科制度。

抢救室工作制度10

  (一)抢救室为抢救病员设置,其它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二)抢救室每天必须设立固定值班护士。

  (三)护士每天交接班必须清点检查抢救室各项设备及用品是否齐全、有效,做到账物相符。一切抢救药品、设备、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使用相应物品须用登记。

  (四)抢救的病员病情平稳或死亡后,必须立即移出抢救室,以保证其他病员的`抢救。

  (五)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定期消毒。药品器械用后须及时做好清理、补充、消毒和登记工作。

  (六)抢救室各项抢救设备须完善。抢救车物品每日清点,及时补充。每次抢救完毕后,及时清点药品及消耗品,补足基数,放回原处;非一次性使用的器械用后按规定进行清理,消毒和更换。

  (七)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抢救室工作制度11

  一、抢救室为抢救病员设置,其它任何情况不得占用,设有危重症抢救流程图。

  二、抢救室每天必须设立固定值班护士。

  三、护士每天交接班必须清点检查抢救室各项设备及用品是否齐全、有效,做到账物相符。一切抢救药品、设备、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使用相应物品须有登记。

  四、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定期消毒。药品器械用后须及时做好清理、补充、消毒和登记工作。

  五、抢救的.病员病情平稳或死亡后,必须立即移出抢救室,以保证其他病员的抢救。

  六、危重病人不宜转送时,应积极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需住院治疗时,应先通知有关科室并由医护人员护送到科,详细交待病情。

  七、抢救室各项抢救设备须完善。抢救车物品每日清点,及时补充。每次抢救完毕后,及时清点药品及消耗品,补充基数,放回原处。非一次性使用的器械用后按规定进行清理、消毒和更换。

  八、抢救室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九、抢救完毕,整理抢救记录,必要时进行小结,以便改进工作,提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