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传染病上报制度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重要,制度就是在人类社会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拟定制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染病上报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染病上报制度1
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确保疫情数字及时、准确、完整,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特规定如下:
1、传染病疫情报告范围:
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4种。
2、报告制度:
①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其他医务人员或病人家属为义务报告人。
②门诊医师发现传染病(包括疑似病人),应在门诊日志中认真填写,并填写传染卡在传染病登记册上登记,在门诊日志、病历上注明:“疫情已报”、“注意疫报”。传染病报告制度。
③住院患者如已确诊为疑似传染病,亦应填写传染卡,并应及时填写“转归订正”。
④传染卡的填写项目要求完整、清晰、字迹不得潦草。
⑤甲类传染病线电话报告,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报出,再补送传染病报告卡,篇五:《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传染病上报制度2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该传染病疫情上报制度。
1、校医院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校医院当班的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王文)。
3、报告病种:
甲类传染病2类: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4、由学院后勤处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
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属地或新乡市疾控中心报告。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24小时内报告。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校医院诊断室建立传染病门诊登记簿,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上报制度。
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9、学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传染病上报制度3
1、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要求:
(1)内容填写完整,不得漏项:14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写家长姓名;
现地址应填写到最小单位,城市应填写到区(县)、街道、门牌、幢、室,农村应填写到乡、自然村。对于单位内宿舍应在单位前写明__区__路;户口地:卡片除填写现住址外,还应填写户口地,以确定该病人是否为外地人口,否则为不完整卡片。
(2)填报订正卡或初报卡均要做出标记。
(3)填写各项目要准确,病人住址要详细具体,字迹工整易辨认。
(4)按规定时间报告,初诊日期为医院对病人做出明确诊断的日期,应与报告日期在同一天,否则为不及时。
2、社区负责网络报告的传染病卡片质量,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发病日期、诊断日期、诊断依据、病名、医生填卡日期、地址,地址应选择到街道(乡镇),否则为不合格卡片。卡片生产日期即为网络直报日期。实行网络报告的.医疗机构保存传染病报告卡,保存期3年。责任报告单位应设立《专用疫情登记簿》。在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的同时,按规定进行疫情登记,《专用疫情登记簿》保存3年。
3、中心建立核对和每月自查制度
传染病上报制度4
为及时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特制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一、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管理组织,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师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负责具体工作,各班班主任老师协助配合。学校其他教职员工、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责任疫情报告人提供情况。
二、责任疫情报告人职责:
1、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定期对全校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3、负责指导全校学生的晨检、午检工作;
4、严格病例登记,学校发现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立即登记(项目包括:病人的发病日期。所在班级、姓名、性别、年龄、症状、是否就诊及医院、排查结果、采取措施、登记人等),并及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学校主管部门报告;
5、接受卫生部门对学校疫情登记报告和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
三、学校传染病报告顺序:第一发现人→班主任→校医→校长→当地疾控中心领导→卫生行政部门。
四、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传染病流行期间,学校应按照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的规定及时上报。
2、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5、学校发生群体性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食物中毒事件、饮用水污染事件、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超过2小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级及卫生院报告
五、学校疫情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传染病疑似病人时,不得隐瞒、谎报或缓报。
六、严格消毒灭菌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期间,校方应在疾病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认真落实相应的传染病综合防治措施。
传染病上报制度5
要求,为进一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制度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市教委、市防疫站各类要求,学校要做好传染病防治等事件工作,一旦发病要做到“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全力以赴应对校园传染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稳定。
二、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度
1、利用黑板、广播、讲座等形式宣传怎样预防、远离传染病,定期投放消毒药等。
2、不随地大小便,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便要用消毒药处理后埋掉。
3、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到饭馆吃饭,不用别人餐具、牙具,不与他人握手等。
4、看书、使用生活用品前后要洗手,不用手指沾唾沫。
5、不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凡患传染病的学生一律办理休学治疗手续,治愈后方可上学。传染病上报制度。
6、加强食堂、宿舍、食杂店和厕所的管理。
7、不吃“三无”食品。
三、做好严格信息报告制度
为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各项检查纳入值周值宿工作范围,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报告,报告程序是:值周值宿教师或班主任报告给保健教师,保健教师向校长报告,启动卫生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
四、严格落实监控措施及责任
班主任在历行班级工作时,注意观察群体有无反常情况,值周值宿教师在历行工作时,注意观察群体有无反常情况,保健教师在晨检时注意观传染病上报制度。
察群体有无反常情况,一旦发现群体中有反常情况,要一查到底,并及时按有关报告程序报告,不准延误和不报。
五、应急措施制度
学生中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学校立即启动实施“预防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做到不慌不乱、紧张有序、积极稳妥、责任到位。
首先,保健教师深入突发现场,进行紧急处理,送到乡卫生院,并通知家长协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配合治疗,对其他学生由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做好思想工作,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对患病的学生,学校要从人力、物力、现金等方面给予最大的关怀,使他们减轻痛苦,心情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尽早尽快恢复健康。
对突发事件严重患者,要做好隔离防治病情漫延同时送乡卫生院,经乡医院同意可以到市人民医院救治。总之,不能延误治疗、坚决保证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
六、责任追究制度
1、校长负责、各学年、各班组明确具体分工,层层落实,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此时发挥领导、指挥作用。
2、无论在信息通报、应急处理、安全保卫、生活保障等各工作环节,都要做到组织严密,领导指挥得力,信息畅通无阻。
3、对因报告不及时、工作措施不得力,影响紧急情况处理,产生严重后果的,要坚决追究有责任人的责任。
【传染病上报制度】相关文章:
传染病疫情上报制度(通用6篇)04-14
学校信息上报制度12-11
疫情数据上报制度04-19
学校传染病疫情信息上报制度(通用12篇)04-21
学校疫情防控上报制度04-09
疫情期间上报制度(精选8篇)04-20
公司疫情上报制度(精选5篇)04-20
疫情每日上报制度(精选5篇)04-19
(精华)学校信息上报制度2篇02-07
重大疫情人数上报制度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