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时间:2024-05-30 12:54:15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1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至全区具有指点、带头作用。

  二、培养目标

  1.建设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

  2.使本来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向高层次发展,如市级骨干教师或名头、示范作用。

  3.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而出,但做到宁缺勿滥,严格按学校《条例》规定执行

  三、培养方式

  1、任职资格: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本科学历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

  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本科学历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

  学校教坛新秀:处置教师工作1—4年(含4年)的年轻教师中评选并培养。

  2、工作职责:

  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⑵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自觉更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⑶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⑷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教改和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⑸根据教师部队扶植实践,承担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主动参加各类教育科学研讨活动,承担支援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等工作任务。

  四、相应的`待遇

  为在培养范围内的教师提供参加高层学术交流、高效培训和外出研究、考查、研讨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国内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掌握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技能类的评先评优、职称提升将优先考虑培养对象。

  1.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组织外出参观研究考察1次。

  2.学校教坛新秀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五、培养措施及管理办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研究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安排他们班主任、辅导员或行政管理工作,以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增长才干。

  2.加强校本培训研究。学校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讲座,上研究课、观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

  3.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安排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

  4.结对带徒,促进成长

  为了加快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力度,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反思总结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在培养过程中,应留意物色、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根据他们的实践水平和能力,及时提升相应教师职称或提拔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来,以顺应我校师资部队扶植和发展的需要。

  6.学校在骨干教师的培养期间,主动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研究活动,主动鼓励他们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骨干教师进行进修、研究、科研等相关文件履行外,学校还给予一定的补贴。

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2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是学校德育队伍的核心力量,并肩负着督促指导学生较好地完成研究任务的重任。因此,班主任培训工作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队伍为出发点,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积极进取的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班主任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目的

  1、提高班主任的师德修养,进一步增强班主任爱岗敬业精神,明确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重要意义,提高贯彻“纲要”及“若干意见”的自觉性。

  2、明确学校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具体要求、落实措施,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3、加强班主任班级工作的业务培训,掌握班级管理的方法,提高管理班务的能力,开展具有学生特点、富有时代气息的体验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处处能体现“新”的特色。

  4、研究优秀班主任的成功育人经历,进步教师的辅导艺术,指点班主任贴近学生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树立班主任的威望,将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生机蓬勃。

  5、组织班主任相互交流工作经验、活动体会,通过班队活动观摩、研究,提高班主任的辅导艺术。

  三、培训对象

  学校的每位班主任

  四、培训方式

  1、师徒结对子:凡新参加工作的年青班主任,与经历厚实的班主任“结对子”。

  2、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领会精神,落实工作。

  3、班主任论坛:每学年举办不少于2次讲座,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与管理水平。

  4、教研活动:每月一次教研活动,每位班主任一学期上好不少于2节的思品、主题班会教研课,每学期听不少于5节的教研课,探讨德育课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5、自学:学校为班主任提供研究资料进行自主研究;班主任自主阅览书籍杂志,研究教育理论。

  6、经历交流: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经历交流,探讨工作方法,进步工作实效。

  7、家长会:每学期召开不少于两次家长会,通过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提高班主任的家教指导的水平。

  8、外出参观研究:挑选适当时机组织部分班主任外出参观考查,研究取经,进而进步班主任工作的整体水平。

  9、在职培训:选派人员参加区内组织的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培训研究,有机会推荐参加市级培训。

  五、培训内容

  1.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常规。

  2.德育课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3.班级管理的方法,班级特色的创建。

  4.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

《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相关文章:

骨干教师培养制度02-03

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制度范文09-09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03-23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10-16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计划02-26

骨干教师培训制度12-12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15篇)05-16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14篇)05-15

骨干教师培养工作总结15篇04-03

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都跟制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

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1

  为了进一步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根据学校教师培养的要求,以“让教师与学校一起发展,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为培养目标,遵循骨干教师成长的规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的培养措施,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新型骨干教师队伍,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制定本学期骨干教师的培养计划如下:

  一、培养目标

  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至全区具有指点、带头作用。

  二、培养目标

  1.建设一支真才实学,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队伍。

  2.使本来确定的学校骨干教师向高层次发展,如市级骨干教师或名头、示范作用。

  3.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而出,但做到宁缺勿滥,严格按学校《条例》规定执行

  三、培养方式

  1、任职资格: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本科学历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

  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工作5年以上(含5年)具备本科学历和中级以上教师职称。

  学校教坛新秀:处置教师工作1—4年(含4年)的年轻教师中评选并培养。

  2、工作职责:

  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勇于创新,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

  ⑵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自觉更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成为学科教学和教育科研的带头人。

  ⑶坚持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承担示范课、观摩课等公开教学任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⑷根据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开展教改和课题研究,善于总结经验,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

  ⑸根据教师部队扶植实践,承担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工作,主动参加各类教育科学研讨活动,承担支援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等工作任务。

  四、相应的`待遇

  为在培养范围内的教师提供参加高层学术交流、高效培训和外出研究、考查、研讨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国内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掌握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知识、新技能类的评先评优、职称提升将优先考虑培养对象。

  1.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组织外出参观研究考察1次。

  2.学校教坛新秀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五、培养措施及管理办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研究与师德教育,教育并督促教师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鼓励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形成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师德修养。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安排他们班主任、辅导员或行政管理工作,以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增长才干。

  2.加强校本培训研究。学校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阵地。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受训面大等特点。因此,校本研修是骨干教师培养的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按照“研培结合,以研促培”的工作思路,通过举办讲座,上研究课、观践反思”、“同伴互助”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培训工作。

  3.在分配教学任务、承担科研课题、安排为他们创造脱颖而出的条件,给他们压担子,提要求。

  4.结对带徒,促进成长

  为了加快学校培养骨干教师的力度,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选派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新反思总结等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在培养过程中,应留意物色、选拔一批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并根据他们的实践水平和能力,及时提升相应教师职称或提拔到合适的领导岗位上来,以顺应我校师资部队扶植和发展的需要。

  6.学校在骨干教师的培养期间,主动鼓励他们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研究活动,主动鼓励他们参加高一层次学历进修。骨干教师进行进修、研究、科研等相关文件履行外,学校还给予一定的补贴。

班主任、骨干教师培养制度2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领导者,是学校德育队伍的核心力量,并肩负着督促指导学生较好地完成研究任务的重任。因此,班主任培训工作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队伍为出发点,以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核心,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积极进取的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班主任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训目的

  1、提高班主任的师德修养,进一步增强班主任爱岗敬业精神,明确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重要意义,提高贯彻“纲要”及“若干意见”的自觉性。

  2、明确学校在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具体要求、落实措施,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3、加强班主任班级工作的业务培训,掌握班级管理的方法,提高管理班务的能力,开展具有学生特点、富有时代气息的体验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处处能体现“新”的特色。

  4、研究优秀班主任的成功育人经历,进步教师的辅导艺术,指点班主任贴近学生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树立班主任的威望,将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生机蓬勃。

  5、组织班主任相互交流工作经验、活动体会,通过班队活动观摩、研究,提高班主任的辅导艺术。

  三、培训对象

  学校的每位班主任

  四、培训方式

  1、师徒结对子:凡新参加工作的年青班主任,与经历厚实的班主任“结对子”。

  2、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领会精神,落实工作。

  3、班主任论坛:每学年举办不少于2次讲座,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与管理水平。

  4、教研活动:每月一次教研活动,每位班主任一学期上好不少于2节的思品、主题班会教研课,每学期听不少于5节的教研课,探讨德育课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5、自学:学校为班主任提供研究资料进行自主研究;班主任自主阅览书籍杂志,研究教育理论。

  6、经历交流:每学期举办一次班主任工作经历交流,探讨工作方法,进步工作实效。

  7、家长会:每学期召开不少于两次家长会,通过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提高班主任的家教指导的水平。

  8、外出参观研究:挑选适当时机组织部分班主任外出参观考查,研究取经,进而进步班主任工作的整体水平。

  9、在职培训:选派人员参加区内组织的骨干班主任培训班培训研究,有机会推荐参加市级培训。

  五、培训内容

  1.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常规。

  2.德育课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3.班级管理的方法,班级特色的创建。

  4.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