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5篇(集合)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制度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
1.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如器材的领取、使用、归还流程,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
2.建立责任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器材室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制度的执行。
3.定期培训: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定期的器材使用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强化监督:设立定期检查机制,对器材室的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激励机制:对于遵守规定的个人或班级,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大家积极参与器材管理。
6.完善反馈机制:鼓励师生提出改进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管理制度。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小学体育器材室的管理制度将更加完善,为体育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2
1、学校各项体育器材,分类摆放,造册登记,专人管理。
2、教师上课所用器材,需办理登记手续,课后原数归还,放回原处。未经体育室管理人员的同意,不准任何人进入室内拿取体育器材。
3、课余时间需使用体育器材时,应办理借用手续,并按时送还,如有遗失损坏,追查责任并按价赔偿。
4、体育器材及场地设施器械,任何人不得随意损坏。违者,一经发现,追究赔偿责任。
5、每学期应对体育器材进行一次全面查点、维修。逐年购置和自制体育器材,保证达到上级规定的器材标准。
6、搞好室内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7、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火、防盗工作。
8、体育器材室应悬挂《体育器材室安全管理制度》、《体育器材借用登记制度》,建立《体育器材借用登记表》。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3
1.制定详细制度:由体育部门主导,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全面、实用的器材室管理制度。
2.培训与宣传:定期对师生进行器材使用培训,确保人人了解规定;通过海报、公告等形式加强制度宣传。
3.监督执行:设立专门的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监督制度执行情况。
4.反馈与改进:定期收集反馈,针对问题调整和完善制度,确保其适应性。
5.定期评估: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评价制度的效果,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正。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的实施,不仅关乎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严格执行,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障体育教学和活动的高效、安全。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4
1.制定详细的《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手册,包含所有管理规定和操作指南。
2.设立专职管理员,负责器材的`日常管理,包括借还、保养、维修等事务。
3.建立电子管理系统,记录器材的借用、归还、保养和维修情况,便于追踪和统计。
4.定期组织器材安全使用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正确使用技能。
5.设立器材损坏报告热线,鼓励及时上报问题,快速响应处理。
6.每学期进行一次全面的器材清查,评估器材状况,更新报废清单。
7.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依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其他处罚,以此为戒。
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管理制度,我们期望能打造出一个有序、安全、高效的体育器材室环境,为学校的体育活动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5
一、器材的借、还制度:
1、借还时必须由教师或指定人员(每班长期指定二人负责)进行,非指定人员不得进入器材室。
2、借、还时必须登记,并且由管理人员认可后方可离开。
3、为保证活动时间,器材的借、还必须在课前课后进行,不在该课中进行,否则不予办理。
4、器材归还时要整理好,并且摆放整齐。
二、器材损坏时的'赔偿制度:
1、器材必须正确使用。
2、正常老化无须赔偿,遗失或非正常损坏照价赔偿。
3、个从借的由个人负责赔偿,集体借由集体处理赔偿。
三、器材的整理、补充与保养制度:
1、建立体育器材帐册,详细登记每件器材。
2、器材存放做到条理化、系统化,以方便使用和管理。
3、及时补充器材,并为学校购买新器材做好参谋工作。
4、经常保养器材,搞好器材室卫生工作。
5、置办常用的维修工具、材料,做好简易的维修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6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表旨在规范体育器材的管理和使用,确保器材的安全、完整,提高器材使用效率,同时培养师生良好的借用和归还习惯。本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器材分类与编码
2、借用与归还流程
3、器材保养与维护
4、器材损坏与丢失处理
5、安全管理规定
6、责任人制度
内容概述:
1、器材分类与编码:所有器材应按照类型、用途进行分类,并赋予唯一编码,便于识别和管理。
2、借用与归还流程:明确师生借用器材的申请方式、审批程序,以及归还时间、检查标准等。
3、器材保养与维护:制定定期保养计划,确保器材处于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4、器材损坏与丢失处理:规定对损坏或丢失器材的`责任认定和赔偿办法。
5、安全管理规定:强调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防止意外发生。
6、责任人制度:设立器材管理员,负责日常管理,对器材状况、借用记录等进行监督。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7
1.实行预约借用制度:师生需提前通过线上系统或书面形式申请借用,由管理员审核后发放借用凭证。
2.设立器材检查机制:借用前,师生需在管理员监督下检查器材,归还时同样进行检查,确保器材完好。
3.定期保养与维护: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对高耗损器材增加保养频率。
4.强化安全教育:定期举办安全使用培训,提醒师生遵守使用规则,防止意外伤害。
5.落实责任人制度:指定专职管理员,负责器材室日常管理,对器材状况进行记录,定期向校方报告。
6.建立赔偿制度:对于非正常损耗的器材,按照规定向责任人收取赔偿,严重者可暂停借用资格。
通过以上方案,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将得以有效执行,确保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促进师生对体育器材的尊重和爱护。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8
保管制度:
一、建立器材管理明细帐,做好账物相符。
二、根据器材的性能、形状分类存放,摆放整齐。
三、注意器材室的`通风及防火。
四、定期检查物品,对易耗品及时办理注销、报废手续。对丢失的物品及时登记,并报告总务主任。
借用制度:
一、体育课上借用器材需由任课教师填写“器材使用单”,并注明日期、节次、器材、数量等。
二、课外活动学生借用器材要有记录,归还时要检查数量和有无损坏。
三、学校运动队借用器材要有记录,如有损坏或丢失,根据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赔偿,并有记录。
四、对学校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记手续,归还时要予以注销。
赔偿制度:
一、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设备。对体育器材使用不合理,造成损坏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对有意破坏者,要根据损坏程度进行赔偿。
二、借用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者,要根据损坏程度予以一次性赔偿。
三、外借的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应照价赔偿,并进行登记加以说明。
四、因责任人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除赔偿损失外,加扣“教师发展评价”考核分10分。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9
小学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体育教学活动,确保器材的安全使用,提高教学效率,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它不仅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教学质量和学生安全的必要措施。
内容概述:
1、器材分类与编码:对所有器材进行科学分类,并设立清晰的`编码系统,方便查找和管理。
2、借还登记:设立借还登记制度,记录器材的借用、归还情况,防止器材丢失或滥用。
3、定期检查与维护:定期对器材进行检查,及时维修或更换破损设备,确保器材的完好性。
4、使用指导:对师生进行安全使用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器材的正确操作方法。
5、应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发生的器材损坏或安全事故。
6、清洁与存储:保持器材室的整洁,合理存储器材,防止器材受潮、损坏。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0
一、体育器材设备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必须切实加强管理,确保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和课外训练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体育器材设备要按省教委颁发的《广东省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基本标准》的'目录进行分类、入帐,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每学期末清点一次,每年底与总务处对帐一次。
三、体育器材应分类存放,定位定橱,陈列有序。要保持室内整洁,按器材性能要求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照射等工作。损坏的器材要及时维修,使器材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四、各种器材设备一般不外借。外单位借用,应经分管领导审批,出据借条, 定期归还。对私人一律不外借。
五、一切器材设备的领用和归还均应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器材的完好情况。对于损坏、丢失的器材应按有关规定处理。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长期占用。
六、任课教师使用时必须提前一天填交“体育器材使用通知单”。保管人员应按时准备好器材,并作必要的检查,确保体育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七、所借器材设备在使用时,任何人不得擅自转借或持物离开教练场地,如发现,保管人员有权收回,并提出批评。
八、保管人员如有变动,应认真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学校领导应当场监交,按帐点物,逐件交接。遇有帐物不符时,要查明原因。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最后应由三方签字方能生效。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1
一、坚守岗位,树立为教学服务的观点。
二、做好器材入室与外借工作,做到有帐有据。
三、坚持每天打扫室内卫生,整理、清点器材,破损的、能动手修补的自己修补,外借的到期索要,务必器材完好,无丢失现象。
四、做到保管室器材排列有序,供应及时,保证师生上课和开展课外活动的.需要。
五、开学前和学期末及时认真做好体育器材的整理和添补工作。
六、做好保管室安全保卫工作,做到随手关门,不把钥匙交到非本部门人员手中。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2
1.制定详细的操作手册:包括器材的使用、保养、报修等步骤,供师生参考。
2.培训与教育:定期组织器材使用和安全操作的培训,提升使用者的责任意识。
3.设立专职管理员:负责器材室的.日常管理,包括器材的入库、出库、保养及报修协调。
4.强化监督:通过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确保管理制度的执行。
5.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师生对器材状况和管理提出建议,持续改进制度。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将更加完善,为教学和训练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也为校园安全和资源管理提供保障。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3
1、格执行体育室规章制度,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主动热情按时开放体育器具室。
2、清理、保管、维修好体育器具。分门别类、放置有序,常翻晒、修补,尽量利用旧特废物,延长使用时间,节约开支,及时登记消耗(注明损坏时间、地点、班级、姓名、原因及处理意见),增添必要器具,做好登记、编号,建立体育器具实物帐,做到帐物相符。
3、经常与体育教师联系,按数学计划进度供给体育运动器具。经常与班主任联系,合理安排课外活动轮流使用运动器具,按时出借收回。教育学生爱护分物,损坏公物要问清情况,酌情赔偿,不得向校外私人出借,外单位借用要经总务处批准,收取租用折旧费。
4、每天打扫一次卫生,每学期接受总务处一次清理检查。
5、负责操场的使用管理。
6、各处室和教研组长委派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4
保管制度
一、建立器材管理明细帐,做好帐物相符。
二、根据器材的性能、形状分类,摆放整齐。
三、注意器材的通风及防火。
四、定期检查物品,对易耗物品及时办理注销、保修手续。对丢失物品及登记、报告工作。
借用制度
一、体育课上借用器材需由任课教师开据“器材使用单”并注明日期、节次、器材、数量等。
二、课外活动学生借用的'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4:20-6:00。其它时间借用要提前申请。学生凭有效证件借用体育器材,所借器材应及时归还,逾时不还者,接受批评教育或处罚。
三、课外活动学生借用要有记载,归还时要检查数量和有无损害。
四、学院运动队借用器材要有记载,如有损坏或丢失,根据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进行赔偿,并有记录。
五、对学院教工借用器材,要履行登记手续,归还时要予以注销。
赔偿制度
一、教育学生爱护体育器材、设备。体育器材使用不合理,体育器材造成损害者,要进行批评教育。对有意破坏者,要根据损害程度进行赔偿。
二、借用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者,视其程度予以一次性赔偿。
三、外界的体育器材丢失或损坏应照价赔偿,并进行登记加以说明。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5
一、使用体育器材,必须遵守借用制度。
二、体育器材专供师生教学与锻炼使用,原则上不借给私人使用。每次课前须由教师本人与器材保管员完成器材借用手续。教师须在“器材借还使用记录”签字后方可领取借用器材。不得安排或指派学生代替教师领取器材,学生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器材室。教师有职责在自己的'课时组织和管理好学生。
三、为保证师生安全,体育用品只限在本校内使用,不得拿出校外。借体育用品,不得随便转借,以防弄错丢失。下课后教师应把借出的器材如数归还。如有损坏,属于正常损坏的,不用赔偿;如果是故意破坏或丢失应按器材的价格折旧给以赔偿。
四、班级日常活动借用器材,应按教务处安排的时间与项目进行,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归还。
五、其他部门人员借用器材时,必须在负责器材室教师处登记方能借用。借用器材必须按规定时间还清,以免影响上课。
六、学校运动队借用器材与课堂教学使用同等,如有损坏或丢失,根据情况酌情赔偿,并有记录。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0-23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03-22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优秀)05-20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必备]12-19
小学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04-01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0篇04-09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10篇)04-09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7篇04-09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7篇)04-09
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6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