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运行维修管理制度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

时间:2024-09-02 13:27:21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运行维修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1

  1、巡视值班记录表每班记录一次,电气设备运行记录、每半天记录一次,设备运行记录表(空调系统)每班记录一次,由相关专业的.管理员检查后每月月底将表格汇总交调度主管存档。

  2、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由维修人员填好后交班组长,相关专业的管理员审查后签名,每月月底将记录表格汇总交调度主管存档。

  3、巡查签到表每日均由当值员工巡查设备后签名,由相关专业的管理员抽查监督,月底汇总后交调度主管存档。

  4、巡视值班记录表每日由当值员工填写,每周部门经理签名后交调度主管。

  5、值班表每月月底由维修班填写,物管部经理审阅后交调度主管。

  6、设备检查必须认真、仔细,记录须填写认真、字迹清晰。

  7、所有记录必须按时完成,不准弄虚作假。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2

  1、根据劳动门有关规定,组织对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考核,做到持有操作证的才能上岗。

  2、根据劳动安全规程,制定各种维修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制度。

  3、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在进行有危险的作业时值班负责人应亲自到场。

  4、对变配电,供热锅炉,电梯必须进行年度检查。

  5、对配电柜,锅炉的压力表,保险阀等必须定期报送有关单位进行校验。

  6、重要机房如配电室,电梯机房应设警示牌,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7、水箱,机房,配电柜均应上锁,钥匙由专人保管。

  8、应对员工进行急救和消防知识的.教育和考核。

  9、建立事故处理制度。

  10、对外来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签定安全协议书。应在施工中进行检查监督,避免事故发生。

  11、避雷装置必须在雨季前进行测试检查,对锈蚀部分要敲铲上漆。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3

  一、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细心操作,精心维护。服从领导安排(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安全第一,不违章作业,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二、遵守公司作息制度,不得擅自离岗,上班时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三、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工具及防护物品,遵守操作规程,工作中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四、维修时注意事项:

  1、电器维修期间悬挂标示牌,工作完成后,拆除标示牌。

  2、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眼罩、服装、手套、口罩等,尤其是下池子维修需系好安全带)。

  3、维修前检查维修物损坏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外界原因),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考虑好不安全因素做好防护方可开工。

  4、对带液体(加药泵、提升泵等)的设备维修前,要将故障点前后阀门关闭,如没有阀门,要先将水放干。

  5、维修带电设备时,先关闭电源→在使用万用表、电笔等验电设备检查是否还带电,验电前先检查验电设备是否完好。严禁带电操作。

  6、下水池工作的'流程:要求将池中的水抽干→处理(通风、活体实验、系安全带)→工作。(注:活体实验时间超过下池子工作的时间;下池子每次不得超过二十分钟;下池子工作至少二人同行)。

  五、加强设施设备的巡查(巡视路线、细心观察、勤看、勤听、勤嗅、勤摸),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须跟踪观察,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反映。

  1、机电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如发现不正常振动、噪声时应立即停止运转,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转。

  2、检查工作区内,有无异常气味,机电设备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转。

  2、检查提升泵及加药泵有无跑、冒、滴、漏情况及时解决。

  3、检查机电设备是否有零件脱落、螺丝松动。

  4、检查空压机、罗茨风机、压滤机、搅拌机是否有漏油情况。

  六、发现设施设备故障或接维修任务及时处理。

  七、强化设备管理,做好系统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对有需要设备做定期进行计划维护保养工作。

  1、空压机及罗茨风机机油需一季度更换一次,每天巡查一次发现低于标准液位及时添加。

  2、压滤机液压油一年更换一次。每星期巡查一次发现低于标准液位及时添加。

  3、其他机电设备发现异常及时更换。

  4、每年对护栏、楼梯、井盖、电机刷漆保养。

  八、新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及相关培训方可上岗。电工需持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证件年审到期时,注意题前年审。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4

  1、目的

  为了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健康水平,切实减少设备零部件的损坏,保证设备更加安全、人员的工作责任感,稳定运行, 使维修人员在生产工作中加强定期工作,更进一步地明确维修人员重在 “维护 ”的职责,增强维修切实搞好设备的定期清扫、维护、校验及试验等工作。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3、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 15604-2008粉尘防爆术语

  gb/t 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t 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gb/t 18154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

  gb 26410 防爆通风机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4、职责

  4.1生产部职责

  4.1.1督促运行和维护加强对设备及系统的定期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健康水平。

  4.1.2协调和组织责任单位消除重大缺陷及隐患。

  4.2维修单位职责

  4.2.1各维护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定期对运行或备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更好地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

  4.2.2坚持定期巡视检查, 定期清扫, 设备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 不积水,不积油。

  4.2.3维修人员巡视检查现场设备,查找设备缺陷及隐患,检查振动、温度是否正常,并提出设备停运后的检查、检修项目,搞好维修保养工作。

  4.2.4 定期巡查工作中,发现重大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或危及设备安全的缺陷,维修人员应立即汇报并做好应对措施,具备条件后立即进行处理。

  4.3组织措施

  4.3.1维护单位应定期检查设备,每周不少于一次。定期校验的设备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并做好校验记录。

  4.3.2 在定期清扫、维护、校验及试验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缺陷,应及时汇报,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研究解决的方案。

  5、尘灰清理

  4.4 应对除尘系统残留的尘灰及含尘泥浆进行清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部位:

  a)应每班清理的.部位:

  —— 吸尘罩或吸尘排风柜;

  —— 干式除尘器布袋、灰斗、卸灰收集尘灰的容器(桶);

  —— 湿式除尘器的水质过滤池(箱);

  —— 纺织粉尘除尘器的滤网、滤尘室;

  —— 木质粉尘单机滤袋吸尘器的滤袋及吸尘通风机。

  b)应每周清理的部位:

  —— 除尘器的监测报警装置、控制装置、电气线路及电气设备;

  —— 湿式除尘器的储水池(箱)。

  c)应每月清理的部位:

  —— 除尘器进风管;

  —— 除尘器出风管、通风机;

  —— 干式除尘器输灰装置;

  —— 湿式除尘器的滤网、滤球、喷水嘴。

  4.5 清理作业时,除尘系统应停机,应采用不产生扬尘的清扫方式和清扫工具。

  4.6 清理收集的尘灰及含尘泥浆,应作无害处理。

  6 . 除尘系统安全使用与维护

  4.1.3 除尘系统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维护检修,除尘系统检维修作业前,应完全清除系统内部及周边区域的粉尘,明火作业应按照 gb 15577 的规定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4.1.4 干式除尘器进行维护检修时,应针对滤袋的吹灰、残留尘灰的状况,更新、更换滤袋。

  4.1.5 除尘系统配有的风压差监测报警装置、水量和流速监测报警装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火花熄灭装置、泄压装置、抑爆装置和阻爆装置,在使用期内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校验和维护,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4.1.6 应确保除尘系统符合防爆安全要求,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在安装、改造时进行验收检测,使用期内每两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测。

  7、形成的文件和记录

  4.2.5 设备维修记录清单

  编号:aqjl-15-01

  4.2.6 粉尘清理记录

  编号:aqjl-15-02

  8、附记

  无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运行管理制度01-29

运行管理制度05-26

生产运行管理制度02-19

管道运行管理制度03-05

运行规程管理制度04-19

系统运行管理制度07-21

电厂运行管理制度03-11

配电运行管理制度04-21

安全运行管理制度04-03

网络运行管理制度03-29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拟定制度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运行维修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1

  1、巡视值班记录表每班记录一次,电气设备运行记录、每半天记录一次,设备运行记录表(空调系统)每班记录一次,由相关专业的.管理员检查后每月月底将表格汇总交调度主管存档。

  2、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由维修人员填好后交班组长,相关专业的管理员审查后签名,每月月底将记录表格汇总交调度主管存档。

  3、巡查签到表每日均由当值员工巡查设备后签名,由相关专业的管理员抽查监督,月底汇总后交调度主管存档。

  4、巡视值班记录表每日由当值员工填写,每周部门经理签名后交调度主管。

  5、值班表每月月底由维修班填写,物管部经理审阅后交调度主管。

  6、设备检查必须认真、仔细,记录须填写认真、字迹清晰。

  7、所有记录必须按时完成,不准弄虚作假。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2

  1、根据劳动门有关规定,组织对电工等特殊工种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考核,做到持有操作证的才能上岗。

  2、根据劳动安全规程,制定各种维修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制度。

  3、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在进行有危险的作业时值班负责人应亲自到场。

  4、对变配电,供热锅炉,电梯必须进行年度检查。

  5、对配电柜,锅炉的压力表,保险阀等必须定期报送有关单位进行校验。

  6、重要机房如配电室,电梯机房应设警示牌,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7、水箱,机房,配电柜均应上锁,钥匙由专人保管。

  8、应对员工进行急救和消防知识的.教育和考核。

  9、建立事故处理制度。

  10、对外来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并签定安全协议书。应在施工中进行检查监督,避免事故发生。

  11、避雷装置必须在雨季前进行测试检查,对锈蚀部分要敲铲上漆。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3

  一、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细心操作,精心维护。服从领导安排(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安全第一,不违章作业,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二、遵守公司作息制度,不得擅自离岗,上班时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三、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工具及防护物品,遵守操作规程,工作中穿戴好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四、维修时注意事项:

  1、电器维修期间悬挂标示牌,工作完成后,拆除标示牌。

  2、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眼罩、服装、手套、口罩等,尤其是下池子维修需系好安全带)。

  3、维修前检查维修物损坏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外界原因),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考虑好不安全因素做好防护方可开工。

  4、对带液体(加药泵、提升泵等)的设备维修前,要将故障点前后阀门关闭,如没有阀门,要先将水放干。

  5、维修带电设备时,先关闭电源→在使用万用表、电笔等验电设备检查是否还带电,验电前先检查验电设备是否完好。严禁带电操作。

  6、下水池工作的'流程:要求将池中的水抽干→处理(通风、活体实验、系安全带)→工作。(注:活体实验时间超过下池子工作的时间;下池子每次不得超过二十分钟;下池子工作至少二人同行)。

  五、加强设施设备的巡查(巡视路线、细心观察、勤看、勤听、勤嗅、勤摸),认真做好巡查记录,发现异常情况,须跟踪观察,对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反映。

  1、机电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如发现不正常振动、噪声时应立即停止运转,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转。

  2、检查工作区内,有无异常气味,机电设备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转。

  2、检查提升泵及加药泵有无跑、冒、滴、漏情况及时解决。

  3、检查机电设备是否有零件脱落、螺丝松动。

  4、检查空压机、罗茨风机、压滤机、搅拌机是否有漏油情况。

  六、发现设施设备故障或接维修任务及时处理。

  七、强化设备管理,做好系统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对有需要设备做定期进行计划维护保养工作。

  1、空压机及罗茨风机机油需一季度更换一次,每天巡查一次发现低于标准液位及时添加。

  2、压滤机液压油一年更换一次。每星期巡查一次发现低于标准液位及时添加。

  3、其他机电设备发现异常及时更换。

  4、每年对护栏、楼梯、井盖、电机刷漆保养。

  八、新来人员必须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及相关培训方可上岗。电工需持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证件年审到期时,注意题前年审。

运行维修管理制度4

  1、目的

  为了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健康水平,切实减少设备零部件的损坏,保证设备更加安全、人员的工作责任感,稳定运行, 使维修人员在生产工作中加强定期工作,更进一步地明确维修人员重在 “维护 ”的职责,增强维修切实搞好设备的定期清扫、维护、校验及试验等工作。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

  3、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 15604-2008粉尘防爆术语

  gb/t 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

  gb/t 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

  gb/t 18154监控式抑爆装置技术要求

  gb 26410 防爆通风机

  gb 5001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4、职责

  4.1生产部职责

  4.1.1督促运行和维护加强对设备及系统的定期工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健康水平。

  4.1.2协调和组织责任单位消除重大缺陷及隐患。

  4.2维修单位职责

  4.2.1各维护部门应按有关规定定期对运行或备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以便更好地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

  4.2.2坚持定期巡视检查, 定期清扫, 设备应保持清洁,不积粉尘, 不积水,不积油。

  4.2.3维修人员巡视检查现场设备,查找设备缺陷及隐患,检查振动、温度是否正常,并提出设备停运后的检查、检修项目,搞好维修保养工作。

  4.2.4 定期巡查工作中,发现重大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或危及设备安全的缺陷,维修人员应立即汇报并做好应对措施,具备条件后立即进行处理。

  4.3组织措施

  4.3.1维护单位应定期检查设备,每周不少于一次。定期校验的设备要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并做好校验记录。

  4.3.2 在定期清扫、维护、校验及试验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缺陷,应及时汇报,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研究解决的方案。

  5、尘灰清理

  4.4 应对除尘系统残留的尘灰及含尘泥浆进行清理,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部位:

  a)应每班清理的.部位:

  —— 吸尘罩或吸尘排风柜;

  —— 干式除尘器布袋、灰斗、卸灰收集尘灰的容器(桶);

  —— 湿式除尘器的水质过滤池(箱);

  —— 纺织粉尘除尘器的滤网、滤尘室;

  —— 木质粉尘单机滤袋吸尘器的滤袋及吸尘通风机。

  b)应每周清理的部位:

  —— 除尘器的监测报警装置、控制装置、电气线路及电气设备;

  —— 湿式除尘器的储水池(箱)。

  c)应每月清理的部位:

  —— 除尘器进风管;

  —— 除尘器出风管、通风机;

  —— 干式除尘器输灰装置;

  —— 湿式除尘器的滤网、滤球、喷水嘴。

  4.5 清理作业时,除尘系统应停机,应采用不产生扬尘的清扫方式和清扫工具。

  4.6 清理收集的尘灰及含尘泥浆,应作无害处理。

  6 . 除尘系统安全使用与维护

  4.1.3 除尘系统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维护检修,除尘系统检维修作业前,应完全清除系统内部及周边区域的粉尘,明火作业应按照 gb 15577 的规定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4.1.4 干式除尘器进行维护检修时,应针对滤袋的吹灰、残留尘灰的状况,更新、更换滤袋。

  4.1.5 除尘系统配有的风压差监测报警装置、水量和流速监测报警装置、火花探测报警装置、火花熄灭装置、泄压装置、抑爆装置和阻爆装置,在使用期内应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校验和维护,保持正常工作状态。

  4.1.6 应确保除尘系统符合防爆安全要求,应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在安装、改造时进行验收检测,使用期内每两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测。

  7、形成的文件和记录

  4.2.5 设备维修记录清单

  编号:aqjl-15-01

  4.2.6 粉尘清理记录

  编号:aqjl-15-02

  8、附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