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和外服(除商王直接统治以外的地方)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
A:分封制,将土地人口财产和武器等分给同姓的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对周天子承担各种如军事等义务。
B:宗法制,区分大小宗,通过血缘关系和嫡长子继承制来解决贵族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强化王权。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中央集权:指全国的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是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
B:皇帝制度:“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确立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的是丞相(负责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负责军事);九卿是三公以下的许多重要的官员。
D:郡县制,在地方分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
A:利用中外朝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设刺史监察地方,
C:利用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地方割据分裂问题,加强中央集权。作用:巩固和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唐,
A:三省六部制:决策机构:中书省;审核机构:门下省;行政执行机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B:三省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宋朝,
A:收精兵,皇帝控制军权。削实权,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掌行政权,三司掌财权。制钱谷,设转运使。
B:作用,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了皇权,改变和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导致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行使宰相的权力,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总的趋势:君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加强,地方削弱。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
A: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中国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
B: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顾问),明成祖设内阁。
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相关文章:
中国与古代西方政治制度有何异同01-03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07-11
中国古代的座右铭06-03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04-23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2-24
中国古代遗产导游词06-17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书笔记03-09
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反思论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