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实用文>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时间:2024-11-05 12:52:37 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和外服(除商王直接统治以外的地方)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

  A:分封制,将土地人口财产和武器等分给同姓的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对周天子承担各种如军事等义务。

  B:宗法制,区分大小宗,通过血缘关系和嫡长子继承制来解决贵族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强化王权。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中央集权:指全国的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是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

  B:皇帝制度:“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确立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的是丞相(负责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负责军事);九卿是三公以下的许多重要的官员。

  D:郡县制,在地方分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

  A:利用中外朝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设刺史监察地方,

  C:利用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地方割据分裂问题,加强中央集权。作用:巩固和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唐,

  A:三省六部制:决策机构:中书省;审核机构:门下省;行政执行机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B:三省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宋朝,

  A:收精兵,皇帝控制军权。削实权,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掌行政权,三司掌财权。制钱谷,设转运使。

  B:作用,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了皇权,改变和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导致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行使宰相的权力,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总的趋势:君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加强,地方削弱。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

  A: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中国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

  B: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顾问),明成祖设内阁。

  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相关文章:

中国与古代西方政治制度有何异同01-03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07-11

中国古代的座右铭06-03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说课稿04-23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何突出特点 - 微思作业本01-06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2-24

中国古代遗产导游词06-17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书笔记03-09

关于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反思论文04-21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方)和外服(除商王直接统治以外的地方)制度。

  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

  A:分封制,将土地人口财产和武器等分给同姓的亲族、功臣、姻亲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对周天子承担各种如军事等义务。

  B:宗法制,区分大小宗,通过血缘关系和嫡长子继承制来解决贵族间的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强化王权。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中央集权:指全国的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是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

  B:皇帝制度:“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确立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指的是丞相(负责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负责军事);九卿是三公以下的许多重要的官员。

  D:郡县制,在地方分郡县两级;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达到中央集权的目的。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汉朝,

  A:利用中外朝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设刺史监察地方,

  C:利用推恩令和附益法解决地方割据分裂问题,加强中央集权。作用:巩固和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隋唐,

  A:三省六部制:决策机构:中书省;审核机构:门下省;行政执行机构: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B:三省相互牵制,相互补充,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宋朝,

  A:收精兵,皇帝控制军权。削实权,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掌行政权,三司掌财权。制钱谷,设转运使。

  B:作用,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了皇权,改变和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导致了“积贫积弱”的现象。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行使宰相的权力,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总的趋势:君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加强,地方削弱。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

  A:明太祖废除丞相,由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中国两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

  B: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顾问),明成祖设内阁。

  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