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
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1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成了一个问题,两代人之间不再畅所欲言,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唠叨”、“啰嗦”和“指责”,而孩子对父母也从无话不谈,转向“回避”、“抗拒”,沟通的桥梁断裂。心理精神科专家认为,感觉和行为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只有孩子感觉好了,自然会通情达理。而父母常犯的错误是忽略孩子的感受,甚至加重了孩子的消极情绪。时间久了,父母和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直到没法沟通了。专家表示,解决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问题其实很简单:承认并接纳孩子的感受!
4步帮孩子克服消极情绪
每个人都有脾气,孩子也一样。当孩子在幼儿园、学校、朋友那儿遇到“郁闷”的事时,他就想找一个人倾诉一下,比如孩子在学校弄丢了铅笔,回来就告诉妈妈:“今天我的红色铅笔弄丢了。上厕所之前,它还明明在桌子上,等我回来的时候,它就不见了。”此时,妈妈开始唠叨:“我早就告诉过你,自己的东西要保管好,你还真是笨,连自己的东西都保管不好。”原本孩子只是想要告诉妈妈自己丢了铅笔,发泄一下自己失望的心情,不料还被妈妈骂了一顿,心情更加糟糕!你想,这孩子以后再遇到事情还愿意告诉妈妈吗?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戚元丽说,孩子的消极情绪最多来自父母的态度。当孩子遇到问题与父母沟通时,做家长的首先要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接受其感受而不是指责和抱怨,其中有4个要点值得家长注意———
(1)认真倾听孩子的话。作为父母,不用急着为孩子找解决办法,也不用大声训斥,只要耐心地倾听,就能赢得孩子的心。
(2)用“噢”、“嗯”、“我知道了”之类的话语认可孩子的感受。
(3)把孩子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比如当孩子诉说自己的红铅笔丢了,妈妈可以说:“很可惜,那可是你很喜欢的铅笔,你现在很失望吧?”
(4)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其实在诉说过程中,孩子自己就会平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更重要的是,他能意识到爸爸妈妈是自己的亲密伙伴,是值得信赖的人。
以接纳的语气和孩子沟通
“妈妈,我要去同学家玩。”“不行,你作业还没做完。”在孩子提要求、提想法的时候,家长可能早已给孩子安排好了“生活日程”。因此,在孩子不听家长安排时,实际上是两者之间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戚元丽说,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自然会摆出“家长”的姿态:一切得听我的安排,忽视孩子内在感受。于是,太多的“不”字从家长嘴里说出来,这样一来,沟通的效果自然不佳。那么,家长如何既坚持自己的原则,又不带来“冲突”呢?
戚元丽认为,合作首先是从尊重孩子开始,学会尊重他的想法。如果能以接纳的语气来沟通,少用“不”字,而是多提供一些信息,必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孩子要去同学家里玩,妈妈可以说:“再过5分钟就要吃晚饭了。”或者尽可能用“可以”来代替“不”,例如孩子要去玩滑梯,妈妈说,“可以,当然可以,吃了午饭再去。”这样就明显减少了矛盾和冲突,在心理上,孩子更容易接受。
当然,与孩子沟通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当家长忍不住发了脾气,也要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比如说:“你这样胡闹,妈妈心里很难过。”家长也要学会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少管孩子,鼓励自立
“你今天在学校都做了什么了?”“老师今天表扬你了吗?”孩子一到家,家长就提一连串的问题问孩子。要不就是在写作业的时候,爸妈开始唠叨:“你坐直了写作业啊!”,“你看你,又在东张西望、磨磨蹭蹭”。总之,孩子的一举一动全在家长的眼皮底下,在家长的“监控”之中。面对这样啰嗦又“包打听”的家长,孩子自然反感。
实际上,家长完全可以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鼓励其自立。当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感降到最少时,才能使其成为具有责任感的人。
戚元丽提醒家长,更多的时候,要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尊重其付出的努力。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比如从同学、老师、朋友那里得到帮助,只有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亲身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滋味,孩子才能逐步成长。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2
孩子们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沟通技巧在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社会的进步,孩子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为了帮助他们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更好地沟通,我们应该学习并教授他们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在我与孩子们的交往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些技巧的重要性。
首先,倾听是孩子们沟通技巧中最重要的一项。倾听是一种尊重和关心孩子的表现。当孩子们向我们倾诉心事或提出问题时,我们应该放下自己的手机或其他分散注意力的物品,全身心地专注于倾听他们的话语。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积极的沟通渠道,使他们敢于向我们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表情和肢体语言,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是真正关心和理解他们的。
其次,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意见也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技巧。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感受方式。当孩子们对某些事情表示不同意见时,我们不应该轻易将其视为错误或是不重要的。相反,我们应该倾听并尊重他们的观点,给予他们表达自己的机会。即使我们不能完全同意他们的意见,也可以和他们一起讨论并找到一个共同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做法既能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又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耐心和宽容也是促进孩子们良好沟通的重要因素。与孩子交流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他们可能出现沉默、情绪波动或表达不清的情况。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保持耐心,给孩子们一些时间和空间。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宽容,不要对孩子们的错误或不足过分苛责,而是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也能够构建积极的家庭氛围。
最后,积极鼓励和赞美是激励孩子们不断进步的重要方法。当孩子们有新的尝试或突破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及时的鼓励和赞美。这样的积极反馈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长被认可,并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和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同时,我们还应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和步骤,引导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总而言之,孩子沟通技巧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孩子们能否在现代社会中健康成长。通过倾听、尊重、耐心和宽容,以及积极鼓励和赞美,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心,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良好的家庭关系。在与孩子的交往中,我们要时刻牢记这些沟通技巧,用心去倾听和理解,用行动去支持和鼓励,让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3
孩子教育,听谁的都有道理。可是到了具体的事情上,又都对不上号。道理上讲,还是我们学习不够,可是我们的学习短时间里也就这样,能不能有一种方式,让我们只要照做就能基本正确呐。
就我个人的体会,简单一点的方式还是有的。只是照做,一点不用想的方法,当然不现实。还是需要尽量少的理念配合我们的行动的。这些理念是:
1.孩子的任何感觉对他来说都是真实的,也就是他认为是有道理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你不对来讲道理。2.孩子的许多不对是我们的判断,客观上我们也不一定对。3.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是可以并存的,不需要分个对错的。4.孩子的行为只要:1.不伤害自己,2.不伤害他人,3.不与环境有大的冲突。都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四条理念解决一个问题,我们不去强迫孩子接受我们的说教,尊重孩子的感受。尊重就是我们虽然不能理解,但我们承认对方有对方的道理,不把自己的理当作是唯一正确的。
尊重孩子只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仅有尊重是不够的。虽然孩子的感觉是真实的,但孩子凭感觉成长,不是最有效的成长途径。
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就是孩子的最有效的成长途径了。
首先,我理解引导并不是要孩子简单的听我们的,而是要引导出孩子的想法和看法。
如果孩子的想法和看法和家长的一致,那自然就是听了话了,一切没问题。如果孩子的想法、看法和我们的不一致,是不是就要引导孩子像我们的靠拢呢?这其实是明天要说的,这里暂且先用。就是对于那些基本的、普遍的、已有社会认可的对错结论的事情,我们是需要做这样的引导。比如:三种伤害。而那些我们自认为是对是错的事情,可以暂且放一放,不急于将我们的认识通过引导的方式,灌输到孩子的思想中。因为我们的灌输,会是孩子的认知受到限制,孩子自身适应环境的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就会受限。实际上我们会发现有些事情回头想想是不必要的,甚至是错的。这种情况不仅孩子成人了回头会发现,就是孩子还小,也时常会有的。所以引导什么,也就要细心选择了。要简化又简化。这样你的引导就会更有效率,又尽可能少的影响孩子的自由空间。
引导的唯一途径是沟通,你要让孩子的所有想法呈现在你面前,尽管这些想法在你看来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这就是完整的孩子,你只有让孩子完整的呈现在那里,你才有机会胸有成竹。任何对孩子的训斥、打断、等否定行为,都会让孩子退缩和隐瞒。你对他的了解就会打折,你对他的教育也就是只见一斑了。所以在和孩子沟通时,要鼓励和肯定孩子,至少他说了就很好。对其中你赞同的,给与鼓励和夸奖。对于你认为不妥的,你不认可的,不能简单的给与批评和否定,更不能训斥和惩罚。下次孩子哪里还敢跟你说啊。这样你就和孩子失去了心灵的联系,你就很多时候看不懂他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孩子的思路,引领他多走几步,或者退回几步,让他自己看到{思想中看到}结果,并且由他自己去选择坚持还是改变。可以用它熟悉的事情引领,也可以是某个故事,某个动画片等等一切他能感受的事情来引导他。这样我们就不会陷在自以为是的说教之中了。也许一次两次都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那也得慢慢来。说不定还有其他结果。坚持这样做,就会迎来简单的教育,至少家长和孩子关系融洽,思想上保持沟通,情绪上没有负担。孩子是快乐的,孩子始终完整的呈现在你面前。
我们有时候缺乏和孩子沟通的耐心,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就是为孩子好,这样就是对下面转一位教师的经验,我们共同学习一下
1. 蹲下去
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2. 走过去
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不愿做他们做朋友。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责备。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我开家长会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大家关上手机,认真的听两个小时;如果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你有什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八九个小时,不说学习,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们有哪位家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
教育孩子
我与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我从不责备他,当然有问题的时候,我只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与小孩的关系很好,他也很乐意向我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探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这样做当然不够。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要抽出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活动。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所以要想小孩与你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与他成为朋友。
3. 放开手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怎么造成的呢?还不是我们大人们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给他代劳了,他用什么来锻练自己的能力?而我们往往却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
性,或者说相互促进性。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质表现在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劝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4. 多鼓励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鼓励的。我想这一点家长们都知道。关键是如何鼓励,以什么方式鼓励,在什么时候鼓励。这些家长们未必都十分清楚。这里有几个误区:第一,一味地强调物质鼓励。小孩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第二,不适当的鼓励。有些家长机械地认为,提倡鼓励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样,都是一样的鼓励。到最后,可能你的鼓励对你自己而言都没有什么公吸引力。第三,从来不鼓励。认为严厉可以让小孩更好的成长。
5. 给自由
一般地说,自由的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戴着镣铐跳舞对小孩来说未免太过于严格了。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由于生理心理年龄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尤其是13-18岁的中学生)、更多的个人自主权。因此,家长除了不能一一代劳他的日常事务之外,更要学会尊重他的自我空间,给他一定的自由选择、自由安排的时间和权力。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偷听小孩的电话,盘问与小孩交往同学的情况,控制他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比如晚上小孩学习时时不时地过去看他做什么)等等。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小孩隐私的干涉、是对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伤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这时,再来挽救恐怕就很麻烦了。
6. 作学生
好为人师是人的共同特点。不仅大人有,小孩也有。过去我们总是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好为人师,其实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在我们对小孩的教育中,如果较好的运用人的这种好为人师的思想,教育效果可能连我们都想不到。要提高小孩学习的积极性,方法是很多的。有时候降低一下我们家长的身份,做自己小孩的一名学生,其乐真是无穷呀!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4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需要建立在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父母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让他们有信心和勇气去尝试新事物和探索世界。同时,父母也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和独立性。在沟通中,父母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只有这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和谐和融洽。
为了更好地配合家长,教师应该鼓励他们树立教育信心并提高教育素养。教师还应该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的家长,应该指定教育计划和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的班级里有一些学生常常在与其他孩子交往中表现出侵犯性行为。虽然他们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但很快又会犯同样的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与家长进行了反馈和沟通,希望他们能够和学校一起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我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孩子更多的关注,比如带他们去运动或玩棋类游戏,这有助于恢复孩子的心理平衡并逐渐改变他们的侵犯性行为。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往应该是为了教育和培养学生成长,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有些家长可能会希望老师多照顾他们的孩子,于是就会寻找哪些老师比较好说话,然后利用各种机会给老师送礼物。但如果孩子没有得到照顾或出现误解,家长就会开始抱怨并与其他家长结伴而行。这样的行为会让家长和老师之间产生不和谐的气氛,给孩子的研究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坚决反对和杜绝这种利益交换的行为,以维护教师的形象。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共同承担责任非常重要。父母之间应该互相承担教育责任,不应该让其中一方单独负责。同时,父母之间也应该分工合作,在教育孩子方面互相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培养她们学会休息和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好奇心、想象力和争强好胜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因为一年级的孩子还很小,他们天性好玩,所以需要保证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孩子每天要上六节课,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为孩子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加强补充营养,帮助他们解乏。同时,我们也需要教孩子自己学会休息和调整,比如听听音乐、闭目养神、轻松活动一会儿等等。最好是学校每个星期三下午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家研究,借此机会适当调整一下。等孩子疲惫过后,就是一个智力的高峰,在这个时段内,再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
教育和培养子女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最后上大学,都是人们谈论的中心话题。父母们、祖辈们往往围绕着某一个孩子来安排全家人的生活,这已经不足为奇了。然而,时代变了,生活环境优越了,加上计划生育,一家只有一个孩子,谁不呵护、谁不疼爱呢?这也无形地让孩子们产生了自我优越感,哪怕有些家长并不娇惯孩子,但社会这种现象也会影响到他们,孩子们也非常清楚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因此,教育与培养子女是一件相当头疼的事。在此,我想分享我在这方面的成功与失败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希望能给其他家长一些参考资料。
首先,相互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和培养子女的问题不是很快就能说明白的,它需要一个相当艰难、复杂、漫长的阶段。通过这个阶段不断地总结出经验教训,采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只要我们一直不断努力、不断的'付出心血与代价,正确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它就会有好的结果产生。
孩子的特长和潜力,给予他们适当的支持和鼓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力,作为家长,我们要善于发现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比如,如果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可以给他提供更多的画纸、颜料和绘画工具,同时也可以带他去美术馆参观,让他接触更多的艺术作品和文化知识。如果孩子喜欢音乐,我们可以让他研究乐器或者参加音乐课程,同时也可以带他去听音乐会,让他感受音乐的魅力和美好。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力,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多的成就和快乐。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注重家庭的和谐和温馨,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安全。比如,我们可以经常组织家庭活动,让全家人一起做饭、看电影、玩游戏等等,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感情。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家庭教育,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错,什么是好坏,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四、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孩子的身心健康是他们成长的基础,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比如,我们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睡眠,保证他们的营养和休息,同时也要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和运动,让他们保持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心态。此外,我们还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健康,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关爱和支持。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和培养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特长和兴趣。作为一个热爱音乐的母亲,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像我一样喜欢音乐。因此,我让他从五岁开始研究钢琴。在他弹琴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他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然而,要培养他的兴趣,我不能让他对钢琴感到厌倦,更不能按照我的意愿去强迫他。当他不想弹琴时,我不会批评他,而是会讲述一些有趣的音乐故事,引导他产生兴趣,并及时鼓励和赞扬他。虽然他的进度非常缓慢,主要原因是停止时间过长,最长达半年以上,但他从未感到厌烦。这也是一种成功。现在,他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相信音乐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发现孩子的长处,我们还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不足。我的孩子有很多缺点,其中最突出的是胆小,不敢接触人,特别是老师。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缺点。人的一生中,主要是与人打交道,否则你就会孤立,引起性格异常。即使一个人再有本领,如果不与人接触,就无法施展才华,最终成为废品。因此,我必须设法培养和锻炼他。我尽力让他参加各种大小场合的活动,让他得到锻炼。我要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他们为我的孩子提供了很多机会,如“六一”儿童节的表演、班级联欢会表演等。作为家长,我也尽心尽力,为他提供乐器、租车、搬东西和辅导等,让孩子得到充分的锻炼。虽然他还不能与其他胆大的孩子相比,但是相比以前,他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其次,孩子在做数学作业时显示出了逻辑思维的不足。因此,在辅导过程中,我反对死记硬背,强调过程的思维,即使结果是错误的,也要保证方法正确,思考问题要符合逻辑。在小学阶段,我几乎每个假期都对他进行了这方面的引导。虽然他比其他人有所不足,但是相比以前,他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当然,培养孩子的方式不一定都是相同的,要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个性和爱好,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是教育的复杂性。
最后,正确对待孩子的每一个成绩和错误是做家长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和鼓励他们,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
表扬和批评都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好尺度。过于鼓励和批评会导致孩子心态反常。一个具体的例子是,孩子的成绩一度很好,我们为了鼓励他,不仅赞扬他,还买了很多他喜欢的东西。但是,期中考试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这让我们明白了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分表扬。
当我们发现孩子的作业本上有很多B时,不要急躁地责备他,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我们可以平静地问他,了解他的情况,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研究态度和过程比成绩更重要,要注重这些方面。
有时候,我们需要严厉地要求孩子。比如,当我们发现孩子撒谎去打球而不是上补班时,我们应该毫不客气地教训他。但是,我们也要抓住机会,跟他谈做人的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他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给孩子指出将来的去向也很重要,让他有一个奋斗目标。如果孩子有特殊的天赋,我们要跟他说清楚,让他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职业。孩子也应该有自知之明,知道大人指出的道路是正确的。
我的孩子每天要比普通孩子多做很多事情。他利用每天中午、晚上和周末的时间来练钢琴、打击乐、研究谱子、视唱、听音和记谱。尽管有时他会感到压力太大,显得很被动,但他从未找过任何理由要求放松一点。我看在眼里,同情在心里,但还是会严厉地教导他。最后,我只能在周末的两天中适当地安排一些他所喜欢的活动,这样他也不会感到太乏味了。
近两年来,孩子在不影响研究成绩的前提下,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这都是他勤奋的结果。换句话说,他用现在的痛苦换取将来的幸福,这个道理他早已明白。他曾经对别的孩子说:“你现在少玩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多玩。”他有这样的意识。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5
教育孩子是家庭的责任,父母需要从修身走向齐家,才能达到教育目标。为此,我购买了mp3和音响功放,下载了经典讲解和诵读,让家庭成员一起研究。同时,我也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因为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每个成员的成长。借助mp3随身听的.功能,我也能更快地研究古文化,而网络上的资源也让我和孩子的文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6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和未来的希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为他们提供各种物质条件和支持,也要建立一个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声音和思想。实现这个目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日常沟通。通过与孩子的日常沟通,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孩子互动,建立亲密关系。
尽管日常沟通是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有效方法,但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遇到困难。例如,有些家长发现他们的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不愿意与他们沟通。这往往会让家长感到挫败,不知道该怎么办。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学会倾听。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技巧,如眼神接触、肢体语言和反复确认,来表明我们正在认真听他们讲话。
积极沟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这种沟通方式注重建立互信、理解和共识,而不是单方面的命令和批评。在积极沟通中,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而不是强加自己的观点。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让他们在我们的关爱和支持中茁壮成长。
建立有效沟通是家庭的创造力和幸福的关键。通过有效沟通,我们可以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并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建立互信和共同目标,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通过与孩子的日常沟通,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建立亲密关系。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例如他们的纯真、坦诚和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发展潜力,努力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最终,我们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建立一个快乐、幸福的家庭。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7
和孩子和谐沟通是每位家长的美好愿望。然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各种媒体的干扰常常使得家长们在与孩子的交流中遇到困难。本文旨在分享我在和孩子沟通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为其他家长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认真倾听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关键。孩子需要被理解和尊重,而我们作为父母则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倾听。当我坐下来,真正倾心聆听孩子的话语时,我发现许多的问题和误解可以得到解决。我逐渐意识到,只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需求和情感,我们才能够建立起和谐的沟通。
除了倾听,我还逐渐意识到培养共情能够加强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共情是指在沟通中尽量去理解对方,感受对方的.情绪和需求。我意识到,我们常常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不仅需要关注他们的言辞,更需要关注他们的表情、声音和身体语言。有时候,孩子们可能因为害怕父母的批评或者其他原因而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共情的方式,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技巧。通过启发性问题,我们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和表达。而对于我们作为家长来说,提问也意味着我们要放下成人的角色,以学习者的心态与孩子交流。我经常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我还会通过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最后,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孩子们的榜样。我们的行为和言语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注意我们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是否与我们所期望的沟通方式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遵守对孩子的承诺,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共识。当孩子感受到我们真诚和可信的信号时,他们会愿意更多地积极参与到和我们的交流中,从而构建起和谐的沟通关系。
通过认真倾听、培养共情、激发思考和以身作则,我们可以建立起与孩子之间的和谐沟通。这不仅能够加强我们的亲子关系,也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因此,我鼓励每个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好好研究和孩子的沟通技巧,并将其付诸实践,体验沟通的乐趣和价值。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8
在和孩子进行日常沟通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而不是简单地给予孩子指令或者教育。当孩子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我们应该用耐心的态度去听取,理解和接纳,充分交换彼此的想法,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沟通的深入,也有利于增强孩子对自己思想的自信,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内心。
在和孩子进行交流时,我们一定要保持积极的心态。无论是面对孩子的问题还是不平衡的生活情境,我们都应该以心平气和舒适的态度及时面对解决,保持沟通的良好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沟通思维,从而更好地影响孩子。
沟通技巧是孩子沟通的关键。如果我们能够采用一些必要的沟通技巧,就能更好地引导孩子,更好地促进沟通交流的效率,使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和尊重。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简明扼要的说话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这样可以减少孩子的困惑和误解,在交流过程中也要多使用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等方式,使交流更加亲密贴切。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沟通需要说服力和理解力,而这两个方面的培养都需要我们家长不断的给予孩子足够的信心和支持,鼓励孩子在困难面前要有勇气和魄力,练就过硬的自我表达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孩子积极能动的思考和应对能力,也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成长之路。
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沟通实践,我们可以努力提高自己沟通的方式和能力,不断学习倾听,理解和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孩子的问题和需求。通过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让他们在成长中更加自信,成熟和有责任心,走出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我们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在沟通中帮助孩子更好地前行是我们对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9
近日,我接待了高中男生小强,他不仅不上学,而且见到母亲就开始争吵,除了对骂,基本不跟他的父亲说话。他经常很晚回家,还扬言要离家出走。他们一家来到我们心理门诊,从交流中发现,他从童年时代起就生活在一个压抑的环境中,他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由于他从小活泼调皮,老师经常找家长告状,家长就对他进行责罚。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在他的父母为他选定的重点小学中,他感觉受到了伤害和贬低,回到家中,又挨父母的数落。他开始逃学。
小强告诉我,他的情绪非常低落、不稳定,处于将要崩溃的边缘。我们经过心理测试发现他有抑郁情绪,在经过抗抑郁药的治疗之后,他才逐渐说出他的感觉:我感受不到任何家庭的关爱,感觉到的只是控制,父母在用一切旧的'教条和观念束缚我,我感到压抑,没有任何自尊,父母看不起我的一切,我在父母的心中似乎一钱不值。经过心理治疗后,他们试着了解彼此的困惑然后进行沟通,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好转。所以,在父母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方面。
1.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相爱。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只是把家庭当作休息和睡觉的地方,有的父母在家中说一些消极负性情绪的话,如对社会不满等,孩子在青少年时代常常感觉不到快乐,也会出现消极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感情冷淡甚至出现争吵等不良家庭氛围都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不良影响。
2.父母要关心自己。有的父母自己有抑郁、焦虑的情绪,在和子女沟通的过程中,无法理解子女的思想。父母本身是一个快乐开朗的人才能用更宽容的心去理解孩子。所以,父母也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情绪。
3.父母要学会了解孩子。针对不同个性的孩子,父母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要注意,(1)花时间倾听孩子说话。(2)花时间陪孩子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4.父母要多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父母本身固有的某种个性弱点会带到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本身的个性局限,以能够顺畅地和孩子沟通。
5.尊重孩子,并给予孩子较大的发展空间。
6.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情绪障碍,这时父母经过努力仍然与之无法沟通,可带他到医院的心理门诊咨询,如果发现是焦虑症或抑郁症,可给孩子以百优解之类的抗抑郁药物治疗。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10
最近在读《怎样和孩子沟通》这本书,细细品读其书中内涵,书如题名,主要围绕着如何与孩子平等和气的交流,其中介绍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书中不仅从文化角度上对亲子关系进行深入而具体的阐述,而且从沟通的技术和内容上进行了详细分解。无数多的事实证明,亲子之间保持亲密的的关系,是胜过许多教育的。
书中第一章就讲到了尊重,可见与孩子互相尊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只有为人父母的能够尊重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想法。
其次便是懂得赏识孩子。“真笨,这都不会”“你看看别人,考多少分,你呢。”这些话无疑是刀,会无情地刺伤孩子的心。作为家长,要看得到孩子的闪光点,能适当称赞他,所有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所有成年人一样,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求——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而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让孩子更有信心走接下来的坎坷路。
最后是身教重于言教。口说远远比不上一次亲身行动,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无疑是无条件的信任自己的孩子,若父母与孩子之间连基本的信任都荡然无存了的话,交流亦或是谈心根本就是妄想。试想想,孩子一边和你说着话,一边怀疑父母会不会为此轻视自己,担心明天父母就会把自己的话转说给别人听。这样的交流,又有何意义,只不过是挂着“谈心”的虚名罢了。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孩子大了,自然有了他自己的思想,即使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闻所未闻,作为家长父母,理应当相信自己的孩子,让他自己决定该做的事,这样孩子才会成为更有做为的人。
无论是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学生,或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应该做到以上几点。口说无凭,我只希望我在以后漫长的教育孩子的道路上,能做到以上一点也好,哪怕是只有一点,我们的教育也会更加成功。
怎么和孩子沟通
几乎每个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我是谁?”“为什么我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孩子们也在试图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孩子的理解能力可能还不成熟,但是有一种内在的力量驱动他们去探寻世界的奥秘和自身存在的原因。交谈能够给予孩子分享内心世界的机会,帮助他满足这种心灵的渴求。
家里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交流,你可以“解读”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在生活点滴中,形成着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去帮助他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验,并聆听他对于周遭世界的看法。
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2、走过去
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不愿做他们做朋友。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责备。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我开家长会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大家关上手机,认真的听两个小时;如果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你有什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八九个小时,不说学习,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们有哪位家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
我与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我从不责备他,当然有问题的时候,我只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与小孩的关系很好,他也很乐意向我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探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这样做当然不够。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要抽出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活动。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所以要想小孩与你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与他成为朋友。
3、放开手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怎么造成的呢?还不是我们大人们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给他代劳了,他用什么来锻练自己的能力?而我们往往却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说相互促进性。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质表现在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劝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4、多鼓励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鼓励的。我想这一点家长们都知道。关键是如何鼓励,以什么方式鼓励,在什么时候鼓励。这些家长们未必都十分清楚。这里有几个误区:第一,一味地强调物质鼓励。小孩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第二,不适当的鼓励。有些家长机械地认为,提倡鼓励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样,都是一样的鼓励。到最后,可能你的鼓励对你自己而言都没有什么公吸引力。第三,从来不鼓励。认为严厉可以让小孩更好的成长。
5、给自由
一般地说,自由的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戴着镣铐跳舞对小孩来说未免太过于严格了。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由于生理心理年龄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尤其是13—18岁的中学生)、更多的个人自主权。因此,家长除了不能一一代劳他的日常事务之外,更要学会尊重他的自我空间,给他一定的自由选择、自由安排的时间和权力。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偷听小孩的电话,盘问与小孩交往同学的情况,控制他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比如晚上小孩学习时时不时地过去看他做什么)等等。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小孩隐私的干涉、是对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伤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这时,再来挽救恐怕就很麻烦了。
6、作学生
好为人师是人的共同特点。不仅大人有,小孩也有。过去我们总是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好为人师,其实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在我们对小孩的教育中,如果较好的运用人的这种好为人师的思想,教育效果可能连我们都想不到。要提高小孩学习的积极性,方法是很多的。有时候降低一下我们家长的身份,做自己小孩的一名学生,其乐真是无穷呀!
小时侯,我们对父母依附、崇拜、进入青春期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渴望从家长那里拿到"解放证书",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而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没有生活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却有自己的主意。父母责怪我们越来越不服管教,越来越不懂事,而怀念我们小时侯的乖样子。他们对我们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在我们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唠叨、罗嗦。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基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这种在我们看来有些苛求的"严",反映出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或者由对某事的分歧迁移到对父母本人的恶感,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积极的做法是从中架起沟通的桥梁。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要走近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爸爸妈妈,我会做一个好孩子,我会认真的做每件事情,我会好好的孝敬你们,只是爸爸妈妈,我希望你们对我多一点的信任,给我多一些机会,有足够的时间让我证明给你们看,让你们看看你们的孩子是多么的精彩……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标迈进。我今年为此专门购置了手机和一套音响功放,把网上的经典讲解和诵读下载到手机中,然后通过功放播放,让家中每一个人都接触到这些信息,同步学习。同时对家庭成员的生活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和规范,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的成长。同时,借助手机随身听的功能,也会加速我对古文的学习进程。我发现网络上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时间一长,我和孩子的文学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也曾为此苦恼过,过后细细思索: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
孩子有了一些阅读能力之后,我便开始尝试着给孩子写一些不同内容的小纸条,哪怕只是三言两语。我把这些小纸条有时放在孩子的铅笔盒里,有时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里,甚至冰箱门上、镜子上、枕头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经是他的目标。当孩子意外地发现这些小纸条的时候带给他的是一份惊喜,同时也让他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他的关注和爱心。
文字和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则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拿出来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在重温一遍,印象自然比较深刻。这与暴风骤雨式的训骂与呵斥相比,不仅考虑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它不仅可以让孩子对父母有更多的了解与尊重,坚持下去说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进步。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纸条的内容将不再是单一的表扬啊、批评之类,逐渐会扩展到推荐一本书啊,介绍一篇好文章啊,留下一个需要动动脑筋才能回答的小问题啊,甚至包括对某个观点的探讨等等,内容开始五花八门,这对于他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也是一种帮助。如此来来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说不好,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东西又要应孩子的个性、特点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诱,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
“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你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将会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孩子需要鼓励,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回来后听他讲一讲参加活动时发生的事情,还进一步问他一些问题:今天搞的什么活动?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兴趣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为什么?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解决。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他进步的催化剂。在学习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都给了孩子很多的鼓励和赞赏,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让他有这样的积极的思想我认为是很可贵的。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11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沟通,教师与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的引路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双方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目的,按说,家长与教师在大方向上,是没有矛盾的。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特点,
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与沟通中,也会出现家长与教师产生矛盾的现象,最明显的一方面是在沟通方面产生误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尽量保持与班上的几十名家长协调一致,良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第一、沟通之本为爱心
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宽阔的心胸来欣赏、包容、热爱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目的,来与家长进行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并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爱他的孩子,尽心尽责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那么家长自然会信任教师,并且持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热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第二、先鼓励在提意见的沟通方式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完全否定。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情况时,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表扬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进步。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一起共同来探讨孩子存在的小缺点,双方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这样,家长就会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我们、支持我们。如:我班的覃琅小朋友是个很安静、学习很认真的孩子,但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与小朋友一直不怎么玩的来,也比较少与老师沟通。在妈妈接孩子的时候,我首先向覃琅妈妈肯定孩子的`懂事与乖巧,然后把她比较少与人交往的情况反映给她妈妈听,双方一起探讨孩子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寻找帮助孩子改进的方法及家长和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方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既达到了家园同育的目的,而家长也不会因自己孩子有缺点或者在园表现不好而心情不愉快。
第三、及时反馈的沟通策略
一个班的孩子,有些比较文静,有些比较淘气。针对个性不同的孩子,教师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对于他们的家长,沟通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懂事、乖巧的一类孩子,教师不需要费那么的心思来管教,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也比较放心。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除了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外,还可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偶尔也要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地方。而对于比较淘气、容易伤害到别人的一些孩子,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来关注他们,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严格一些。那么,教师就要在观察到孩子的顽皮后,把自己的这种教育想法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这一类孩子的家长达成教育理念上的共识。当孩子在园做错事情时,教师除了严格要求孩子,向孩子讲清楚教师严格要求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事理,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应在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及时对家长说明事情的情况。一来,可以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个别幼儿不能领会教师的意思,回家对家长表述不清楚事实原由,让家长对老师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记得刚来南外的第一学期,有一天,我比较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玩耍、并影响到别人学习的孩子。孩子回家后,向家长诉说他在园所受的委屈,结果,第二天家长来园询问孩子昨天的情况。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误会,但这种家长上前询问的方式确实让我尴尬了一番。那么,针对目前班上一些因淘气影响别人利益或者犯小错误的幼儿,在坚持我的教育原则的同时,我会想方设法让这些孩子懂得教师对他教育的良苦用心与原因。同时,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第四、因人而异的沟通艺术
一个班的家长,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直爽、心胸开阔的家长,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今天宝宝上体育课把球打到别人了,我们要一起提醒他以后玩球时注意安全;而对于脾气急躁、比较没耐心的家长,教师又要运用循循善诱、多表扬、婉转提醒的沟通方式;对于缺乏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怀着一颗一切为了孩子的爱心、热心地向家长介绍园内活动、教学状况;诚心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虚心地接受家长的建议;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等等。有了爱,我想,所有的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当老师的也会做到问心无愧。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12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作为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以前总觉得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现在才觉得“万里长征”才开始。下面就谈谈一学期来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3、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胆小、老实,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坚持每天看一看联系本、并签字,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故意请她当“老师”批改。反复训练几次,在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了。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有时间玩或学别的东西。
5、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我们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6、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培养她学会休息和调整。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争强好胜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因为一年级的孩子都比较小,天性好玩,在这方面就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机动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孩子每天要上六节课,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在这方面,作为家长,一是为她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加强补充营养,帮她解乏;二是教她自己学会休息和调整。比如听听音乐,闭目养养神、轻松活动一会儿等等(当然,最好是学校每个星期三下午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家学习,借此机会适当调整一下)。等疲惫过后马上是一个智力的高峰,在这个时段内,再要求她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
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最后上大学,都是人们谈论的中心话题。父母们、祖辈们往往围绕着某一个孩子来安排全家人的生活,这已是不足为奇的事了。
1、阅读
从3岁开始,就买了很多故事书,带画的那种,每天晚上给她讲故事,经过半年左右变成一块看书,慢慢让她自己看。
从生活中教她认字,小孩模仿能力很强。很快就能学会,用了一个星期教了有几百个常用字。
这样她基本就能很顺利地自己把故事看完整。(不用缠着我老给她讲故事了)
阅读课外书是她最大的爱好。琴拉得再苦,中间休息放松就是看书。有时喜欢的书能看好几遍。(现在是个小哈迷)
语文没有报过课外班,大部分知识都是从课外书上获取(孩子的课外书家长一定要有选择性的给孩子看)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成绩想差都难。
2、数学
在幼儿园时,就接触一个叫“蒙特梭利数学”那时就对数学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来又买了几本关于数学的故事书,既学了数学知识又不枯燥,一直到现在,数学是我最放心的。从4年级开始我想是否要给孩子报个奥数班呢,当时反对的声音也很多,我心想着,去试试吧,不给她要求什么,了解下奥数怎么回事就行,由于出去旅游,8次大课少上两次。但是孩子还是考出了相当优秀的成绩。
摇摆不定中我们又坚持了一直到现在。真的很庆幸自己和孩子的坚持!
3、英语
英语从幼儿园开始的。最开始买的光盘,迪斯尼神奇英语,看着动画听英语。
就这么放给她听,玩的时候也放,不刻意的教,只想让她对英语不陌生。(这是我当初的真实想法)
报课外班是一年级下学期,因为离家近就选了阳光外语(我就是个懒人)来来回回接送方便
在家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早上起来吃过饭后20到30分钟的英语读背,其他时间就没摸过英语。
有一点,每天起床后先打开复读机播放英语,开始洗脸刷牙吃早餐,这一二十分钟真的`很重要,每每期末拿回奖学金,(前三获10%学费奖励)让我这个当妈的开始对这小家伙刮目相看了!
4、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的集中注意力。注意力不集中是导致孩子学习困难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到学习成绩。
培养孩子的独立学习能力。刚入学孩子书写能力较差,我就每天像监工一样的站在孩子后面,要求书写工整
(为此还撕掉了好几个本子,孩子大哭道,妈妈我好不容易才写了这么半页,你怎么就把它撕掉了,你还我本子)现在想想当初我真狠心哪!
三年级后开始植入作文,孩子一会儿跑过来问妈妈这个字儿怎么写,那个字儿怎么写
刚开始我总是拿笔认真地写给她看,到最后一有不会就来问,自己懒的翻字典,动脑子
对策——————再来问字儿的时候我就不写了。答妈妈也不能确定怎么写,字典才是最好的老师,以后有不会的字儿要去找你的字典老师了!
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时,及时加以赞赏,从而增强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做完作业后,自己检查,即使发现了错误,也不急于指出,提醒孩子检查下你的作业
慢慢孩子就养成了独立学习和仔细认真的能力。
还有一个就是坚持。
其实上面锣滤盗艘淮蠖寻职致杪杳嵌贾溃呛⒆佑泻芏嗖欢ㄐ缘模/p>
把一个好的习惯坚持下来却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我们和孩子的共同努力
有位教育学家总结说:家长辅导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每个孩子的特质不同,所以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
信息来源请我和孩子共度的时光
最后,预祝同学们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的中学!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13
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作为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以前总觉得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现在才觉得“万里长征”才开始。下面就谈谈一学期来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
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
3、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胆小、老实,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坚持每天看一看联系本、并签字,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
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故意请她当“老师”批改。反复训练几次,在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了。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有时间玩或学别的东西。
5、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我们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
6、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培养她学会休息和调整。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争强好胜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因为一年级的孩子都比较小,天性好玩,在这方面就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机动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孩子每天要上六节课,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在这方面,作为家长,一是为她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加强补充营养,帮她解乏;二是教她自己学会休息和调整。比如听听音乐,闭目养养神、轻松活动一会儿等等(当然,最好是学校每个星期三下午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家学习,借此机会适当调整一下)。等疲惫过后马上是一个智力的高峰,在这个时段内,再要求她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
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最后上大学,都是人们谈论的中心话题。父母们、祖辈们往往围绕着某一个孩子来安排全家人的生活,这已是不足为奇的事了。
时代变了,生活环境优越了,加上计划生育,一家只有一个孩子,谁不呵护,谁不疼爱呢?这也无形地让孩子们产生了自我优越感,哪怕有些家长并不娇惯孩子,但社会这种现象也会影响到他们,孩子们也非常清楚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根据这些现象分析,当今孩子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下:娱乐的项目多了,对学习不敢兴趣;生活的条件好了,不愿多吃苦;疼爱的人多了,听不进相反意见等等。因此,教育与培养子女是一件相当头疼的事。在此,我简单的谈谈我在这方面的成功与失败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也给其它家长们一个参考资料。
一、相互沟通
教育和培养子女的问题不是很快就能说明白的,它需要一个相当艰难、复杂、漫长的阶段,然后通过这个阶段不断地总结出经验教训,采取措施等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只要你一直不断努力、不断的付出心血与代价,正确地对待每一件事情,它就会有好的结果产生。
我并没有刻意把孩子培养得如何如何,但必要的关爱和教育并没有省略。首先是学会相互沟通,学会如何培养父子之间的感情,学会如何跟他谈心。不一定要谈大道理,在这点上有的家长误认为把大道理讲给孩子听就会有好的收效,其实未见得!孩子生下来天真无邪,高兴的事就爱听,不高兴的事就会引起反感,甚至对你产生隔阂,以致无法沟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认为我的孩子如果喜欢我、贴近我甚至崇拜我了,这就获得了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偶尔讲点道理他听不是不可以的,当然也不要得寸进尺,否则会全功尽弃。道理要讲得通俗易懂,只要他懂了就立即停止,若不然再重要的理也要舍弃。另外,孩子和父母融洽后,自然要提出许多问题让家长解答。凡是能解答的,家长一定要认真解答,如果让孩子失望了,他将越来越少提问,这时,隔阂开始产生,危机也就开始潜伏了。
所有的孩子都有天生贪玩的毛病,我的措施是参入一起,陪他玩。无论是玩什么游戏,在玩的过程当中寻找机会达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过去我很少打球,为了达到目的`,我经常和孩子一起打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等。小孩与大人打球毕竟有一定差距,因此,当他快要失去信心时我常故意放他一马;但当他开始得意时我又毫不手软地击败他。他至少可以从中体会到胜利和失败的滋味。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不讲大道理,让他亲身体会一些人生哲理。如果你单纯去满足他的高兴他会认为胜利得来很容易;反过来老是让他失败他会失去竞争意识。从宏观的角度来讲,小小球场与人生这个大“球场”的道理是一致的,简而言之,凡是孩子感兴趣的,哪怕对他没有明显帮助的事情,千万不能轻易反对,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如何“顺风扯旗”。当然,大道理谁都会说,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我自己烦躁时也常顾不上了。
二、善于发现
教育与培养是彼此不能分割的两个部分。因此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特长和兴趣。我是一个很爱音乐的母亲,很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和我一样这么喜欢音乐,因此从他五岁时我就让他开始弹钢琴。在弹琴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他的长处,他具有与众不同的音乐天赋。看来要着重;培养,首先不能让他对钢琴产生厌倦,更不能按我的一厢情愿去强求他。所以当他不想弹琴的时候我并不批评他,只是找机会对他讲述一些有关音乐的趣闻与故事,这时,“引导”应该是主要手段,一旦他对某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就马上抓住不放,对他进行鼓励与赞扬。虽说他弹钢琴的进度非常慢,主要原因是停止的时间过长,最长达到半年以上,但他从来没有产生过厌烦情绪。这也是一种成功。以后,他对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我敢肯定,目前音乐已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了。
关于对孩子的兴趣培养我没少费心机,学钢琴、打击乐、羽毛球,包括语文、数学课外补习班等等,这些就省去不谈罢了。
除了发现孩子的长处外,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不足。我的孩子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胆小,不敢接触人,特别是接触老师,这是一个很致命的缺点。人的一生中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不然你就会孤立,引起性格反常。再说一个人再有本领,如果不与人接触就施展不了你的本领,你也就成了废品。因此我必须设法培养和锻炼他。所有能锻炼他的大小场合,我都尽最大的努力跟他做工作,让他去经受锻炼。谈到这个问题上我要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他们为我的孩子提供了不少机会,如“六一”儿童节的表演、班集体联欢会表演,都没少让他参加。作为家长更是尽心尽力,为他借乐器、租车、搬东西、辅导等等,让孩子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虽然不能与其他胆大的孩子比,但比起过去来大有进步。
其次,孩子在做数学作业时显示出了逻辑思维的不足,因此我在辅导的过程中反对死记硬背,强调过程的思维,哪怕结果是错误的,但方法一定要正确,思考问题首先要合乎逻辑。在小学的中,几乎每个假期我都对他进行了这方面的诱导。同样,比他人不足,比自己却大有提高。
当然,培养孩子不一定都是如此模式,要根据他的自身条件、个性、爱好,正却作出各重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是它饿复杂性。
三、正确对待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又都难免出现缺点与错误。如何对待孩子的每一点成绩与每一个错误,是做家长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取得了成绩应该表扬,犯了错误也应该批评,但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很难把握。不鼓励不批评是不行的,可鼓励与批评过急了孩子的心态往往出现反常,究竟如何对待几句话很难讲清楚,我这里只说说具体事例仅供参考。
有一阵子,孩子的学习成绩不错,每次作业几乎都是A+,为了鼓励他,我们不仅赞扬了他,还买了很多他喜欢吃的、玩的、穿的,甚至还满足了他提出稍过分的要求。结果期中考试令人很不满意。通过这件事,我们逐渐学会了如何把握好分寸,该赞扬的还是要赞扬,但决不过分。
有一回我们无意发现他的作业本上有很多B,当时我很气愤,但我冷静一想,先别急躁,以免刺伤他的自尊心,效果相反。于是我很平静地问他:“你的作业哪来那么多的B呀,是不是又马马虎虎地做作业?”他作了一些解释,尽管他的解释明显有点牵强,我也不必去揭穿,至少他知道自己是错误的,稍带点指责也就算了,关键看他本人怎样认识。我觉得成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注重态度和过程最后必然会有好的成绩。
可能有人认为我对孩子的要求太松,其实不然,关键时该严厉的还得严厉。有一次我打听到他们课外补习班连续三次被取消了,他却撒谎说去上课,其实是打球去了。这次我毫不客气,回家后我大发脾气,恶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打球并不是坏事,主要针对他的撒谎方式。他很少见我发脾气,因此觉得自己的错误可能犯得很大,有点害怕,我抓住这个机会,跟他谈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他自然而然地都听进去了,达那以后再也没发现他犯类似的错误了。
总之,孩子有了一点成绩家长不要过于高兴;犯了错误也不要轻易发火,一方面要给孩子留有余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错时要抓住时机,理智地对他进行教育,具体如何正确对待还得看当时的情况而论。
四、寻找出路
提前给孩子指出将来的去向也会对孩子有一定帮助,让孩子有一个奋斗目标,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这方面我为孩子作了很大的努力。
前面已经介绍过,孩子在音乐方面有特殊的天赋,因此必须把道理跟他说清楚,干别的事恐怕不是你的所长,你会失败的。比方说你爱好体育,这我不反对,但当你打算从事体育职业时,会有什么结果你自己非常清楚。孩子也有自知之明,一提到此事他从不反驳,他深知大人指出的道路是正确的,这个目标是不会改变的,只是怎样落实到行动上而已。
与普通的孩子相比起来,我的孩子每天要多做很多事情。利用每天中午、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练钢琴、练打击乐、学识谱、练视唱、听音、记谱等等。虽说他感觉到压太大,有时显得很被动,但没有找任何理由要求放松一点。其实我看在眼里,同情在心里,严厉依然挂在嘴边。最后只能在周末的两天中适当作一点调剂,带他参加一点他所喜爱的活动,这样他也不会感到那么乏味了。
近两年来,孩子在不影响学习成绩的前提下,掌握了一定的一技之长,这是用他的勤奋换来的一技之长。换句话说,他是用现在的痛苦去换取将来的幸福,这个道理他早已明白。他曾经对别的孩子说:你现在少玩就是为了将来能够多玩。他这种意识的形成,家长肯定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因此大人的行为确实会给子女造成极大影响。由此可见:教育与培养是我们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14
发现孩子早恋时,不要一昧紧张,而要冷静对待。无论孩子到了何种地步,父母一定要讲求谈话的艺术,采取尊重、宽容、平等的方式,与孩子进行理性的沟通。对待早恋的孩子,不能不管,但不能乱管,尤其不能公开管。
引导注重学习:家长横加指责是最不理智的行为,孩子们的这些爱是非常纯真的,他们内心也在为"爱情"和"高考"的冲突而备受煎熬,再也经受不起外界的.打击。此时,家长不妨多鼓励孩子:为爱去拼搏高考。
鼓励广泛交友:鼓励孩子广交朋友,开拓自己的生活空间,从各个方面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参加一些自然的集体活动,这就像预防接种一样,孩子们在群体活动中,逐步消除与异性接触的神秘感,增强"免疫功能"。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15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沟通需要在正确的方式下进行。首先,父母需要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而不是仅仅强加自己的.想法。其次,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思想,而不是强行塑造孩子的性格。最后,父母需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己思考问题和做决定。只有这样,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才能真正有效。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02-27
孩子沟通心得体会10-08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11-18
鼓励孩子与家长沟通心得体会,如何有效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08-23
孩子与父母沟通的心得体会05-03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07-15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推荐]08-30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心得体会(经典)07-28
与孩子沟通心得体会(必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