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文网>职场指南>职场资讯>走不到孩子的心里,是因为你不会和孩子沟通

走不到孩子的心里,是因为你不会和孩子沟通

时间:2024-08-06 22:42:00 职场资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走不到孩子的心里,是因为你不会和孩子沟通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叫孩子、跟孩子说话,但发现孩子没有反应?你是不是还不太会跟小朋友聊天?

走不到孩子的心里,是因为你不会和孩子沟通

  -“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啊?”

  -“没什么啊……就跟平常一样啊!”

  -“你在学校乖不乖?”

  -“乖啊,还行吧。”

  这种无营养、无意义的对话,每时每刻都发生在家庭里。

  不会和孩子沟通、对话的父母,不仅无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还会影响孩子沟通表达能力的提高。

  如果你的孩子年龄稍大,已经学会说话了,那么怎样与孩子对话呢?匠匠老师接下来要教给大家几个“沟通”秘诀,看看你是否知晓:

  秘诀1

  给予孩子选择而非命令,给予回应而非评判。

  想走进孩子的心里,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们。首先蹲下身,和孩子平等对话。不要一味地喊孩子吃饭,孩子不来就生气;先看看孩子在做什么,走到孩子的身边和他说,这本书很好看是吗?你可以吃完饭告诉妈妈,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好吗?现在是先吃饭还是过5分钟之后来吃饭?给孩子一种选择。若孩子在学校动手打小朋友了,不要马上责怪他,给予积极的回应:“什么原因让你生气了?这的确让人生气,然后你想怎么办呢?”让孩子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每一次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秘诀2

  问“小”不问“大”,

  问“你”先问“他”。

  孩子很难理解抽象的问题,也很难回答。因此,我们要与孩子沟通,要尽量避开“抽象”、“大范围”的问题。不妨改问一些很简单、一定有答案的问题,并且从细节开始。不要问“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如何?”而是问:“你今天在学校上了哪些课?”当孩子说出某一堂课的时候,就可以接着问:“喔!那这个课今天教的是什么呢?”慢慢展开对话,从而了解孩子今天表现如何。

  如果想跟孩子谈论他的事情,不妨从“别人”谈起。班上谁吃饭最慢、谁最常被罚、谁学习最好、谁今天又打了谁……在聊天过程中,我们就能窥见,孩子在班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同学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看法,以什么状态处事。

  秘诀3

  具有同理心,不要马上否定孩子。

  孩子说:“上课好无聊”的时候,你是不是下意识会说“不无聊啊,因为……”,然后给出一堆理由。这样的对话也是无意义、没法继续下去的。因为你首先不认同孩子的观点,其次你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企图说服孩子。比较好的方式是回答:“喔,上课很无聊啊,是哪一节课呢?你可以告诉我是什么让你觉得很无聊吗?”保持中立的语调、感受孩子的想法,才能了解他的需求,进而帮助他解决问题。

  秘诀4

  使用肢体语言。

  一边玩手机,一边听孩子说话,会让孩子觉得你的态度很敷衍。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重视他、认真想要和他聊天。比如握握手、摸摸头、搂搂肩、拍拍背、顺顺头发等。但是不要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过分关注孩子的衣领不正、头发太乱等,这也是一种对话中的敷衍。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肢体语言,比如惊讶时捂住嘴、好奇时耸耸肩等。适当地使用肢体语言,让交流更轻松,会在聊天时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走不到孩子的心里,是因为你不会和孩子沟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走不到孩子的心里,是因为你不会和孩子沟通】相关文章:

和孩子沟通不了都是因为这些噪音07-14

怎样沟通不会污染孩子的心性07-26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06-14

和孩子沟通的技巧12-26

让你和孩子更亲密的亲子沟通方式07-19

你懂得和孩子沟通交流吗?06-22

沟通的好坏决定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09-27

和孩子沟通教育心得11-22

怎么和孩子有效沟通06-15

走不到孩子的心里,是因为你不会和孩子沟通

  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叫孩子、跟孩子说话,但发现孩子没有反应?你是不是还不太会跟小朋友聊天?

走不到孩子的心里,是因为你不会和孩子沟通

  -“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啊?”

  -“没什么啊……就跟平常一样啊!”

  -“你在学校乖不乖?”

  -“乖啊,还行吧。”

  这种无营养、无意义的对话,每时每刻都发生在家庭里。

  不会和孩子沟通、对话的父母,不仅无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还会影响孩子沟通表达能力的提高。

  如果你的孩子年龄稍大,已经学会说话了,那么怎样与孩子对话呢?匠匠老师接下来要教给大家几个“沟通”秘诀,看看你是否知晓:

  秘诀1

  给予孩子选择而非命令,给予回应而非评判。

  想走进孩子的心里,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们。首先蹲下身,和孩子平等对话。不要一味地喊孩子吃饭,孩子不来就生气;先看看孩子在做什么,走到孩子的身边和他说,这本书很好看是吗?你可以吃完饭告诉妈妈,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好吗?现在是先吃饭还是过5分钟之后来吃饭?给孩子一种选择。若孩子在学校动手打小朋友了,不要马上责怪他,给予积极的回应:“什么原因让你生气了?这的确让人生气,然后你想怎么办呢?”让孩子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每一次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秘诀2

  问“小”不问“大”,

  问“你”先问“他”。

  孩子很难理解抽象的问题,也很难回答。因此,我们要与孩子沟通,要尽量避开“抽象”、“大范围”的问题。不妨改问一些很简单、一定有答案的问题,并且从细节开始。不要问“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如何?”而是问:“你今天在学校上了哪些课?”当孩子说出某一堂课的时候,就可以接着问:“喔!那这个课今天教的是什么呢?”慢慢展开对话,从而了解孩子今天表现如何。

  如果想跟孩子谈论他的事情,不妨从“别人”谈起。班上谁吃饭最慢、谁最常被罚、谁学习最好、谁今天又打了谁……在聊天过程中,我们就能窥见,孩子在班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同学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看法,以什么状态处事。

  秘诀3

  具有同理心,不要马上否定孩子。

  孩子说:“上课好无聊”的时候,你是不是下意识会说“不无聊啊,因为……”,然后给出一堆理由。这样的对话也是无意义、没法继续下去的。因为你首先不认同孩子的观点,其次你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企图说服孩子。比较好的方式是回答:“喔,上课很无聊啊,是哪一节课呢?你可以告诉我是什么让你觉得很无聊吗?”保持中立的语调、感受孩子的想法,才能了解他的需求,进而帮助他解决问题。

  秘诀4

  使用肢体语言。

  一边玩手机,一边听孩子说话,会让孩子觉得你的态度很敷衍。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重视他、认真想要和他聊天。比如握握手、摸摸头、搂搂肩、拍拍背、顺顺头发等。但是不要在孩子说话的时候,过分关注孩子的衣领不正、头发太乱等,这也是一种对话中的敷衍。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肢体语言,比如惊讶时捂住嘴、好奇时耸耸肩等。适当地使用肢体语言,让交流更轻松,会在聊天时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